GB/T 38775.6-2021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地面端

ChinaAutoRegs|GB/T 38775.6-2021 英文版翻译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第6部分:互操作性要求及测试 地面端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Part 6:Interoper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Ground side

1     SCOPE

This document specifies the interoper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the ground sid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EV-WPT) system, including system architecture, classificatio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test prepar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sting, and off-board reference device, etc.

This document is applicable to the stationary magnetic fiel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F-WPT) systems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which the power supply has a maximum rated voltage of 1,000V (AC) or 1,500V (DC) and of which the maximum rated output voltage is 500V (DC), while for other rated output voltages this document may be used as a reference.

2     NORMATIVE REFERENCES

The following documents contain provisions which, through reference in this text, constitute essential provisions of this document. For dated references, only the editions cited apply. For undated references, the latest editions of the normative document (including any amendments) apply.

GB/T 19596  Terminology of electric vehicles
GB/T 38775.1-2020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GB/T 38775.2-2020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Part 2: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between on-board charger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device
GB/T 38775.3-2020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Part 3: Specific requirements
GB/T 38775.4-2020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Part 4: Limits and test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GB/T 38775.7-2021   Electric vehicle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 Part 7: Interoper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 Vehicle side

3     TERMS AND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the terms and definitions given in GB/T 19596, GB/T 38775.1-2020, GB/T 38775.2-2020 and GB/T 38775.3- 2020, as well as the following apply.

3.1
Interoperability
The ability to achieve EV-WPT interconnectivity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process control between off-board supply device and on-board supply device of the WPT system of same or different models and versions
[Source: GB/T 34657.2-2017, 3.1, modified]
3.2
Primary Coil
The coil comprising one or more electrical windings, which can generate an electromagnetic field
Note: Primary coil is a component of the primary device of the MF-WPT system.
原边线圈
由一匝或多匝绕线绕制形成的能够产生电磁场的线圈。
注:原边线圈是 MFWPT 系统原边设备的部件。
副边线圈
由一匝或多匝绕线绕制形成的能够接收电磁场的线圈。
注:副边线圈是 MFWPT 系统副边设备的部件。
地面参考设备
与待测试车载设备构成 MFWPT 系统的测试设备。
注:附录 A给出了地面参考设备的设计。
车载参考设备 狅狀
与待测试地面设备构成 MFWPT 系统的测试设备。
注:GB/T38775.7—2021中附录 A给出了车载参考设备的设计。
引导对齐
在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相隔一定距离时启动,实现原边设备与副边设备相对位置的检测,用于引导副边线圈与原边线圈进行对齐的过程。
对准
在副边设备设计的离地间隙范围内,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在 犡 轴和犢 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在容忍 区域内。
中心对准点
对准容忍区域的几何中心点。
可充电区域
原边线圈和副边线圈以相对位置构成的充电区域。
注:相对位置由副边线圈的 轴偏移量、轴偏移量以及离地间隙构成,副 边线圈进入该区域后允许进行无线 充电。
对准容忍区域
当副边设备的离地间隙确定时,MFWPT 系统可以在 犡 轴和犢 轴方向上满足互操作性要求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的区域。
4 符号和缩略语
4.1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ACCGAVA: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相对位置的检测精度,由 犡 轴检测精度和犢 轴检测精度构成。 ACClx: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相对位置在 犡 轴方向的检测精度。 ACCly: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相对位置在犢 轴方向的检测精度。 犝outmin:负载需求的最小充电电压,也可为 MFWPT 系统最小输出电压。 犝outmax:负载需求的最大充电电压,也可为 MFWPT 系统最大输出电压。
4.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N:补偿网络(CompensationNetwork) CSU:地面通信控制单元(CommunicationServiceUnit)
EMF:电磁场(ElectricandMagneticField) INV:逆变器(Inverter) IVU:车载通信控制单元(InVehicleUnit) LF:低频激励(LowFrequencyExcitation)
MFWPT:以磁场为介质的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PowerTransferThrough MagneticField) PFC:功率因数校正(PowerFactorCorrection) PPC:功率接收控制器(PowerPickupController) PTC:功率传输控制器(PowerTransferController)
5 通则
5.1 系统架构
图1所示为 MFWPT 的系统架构及组件。

标引序号说明:
1 ———MFWPT 系统;
11 ———原边设备;
12 ———非车载功率组件;
13 ———地面通信控制单元(CSU);
14 ———地面功率电路;
15 ———地面设备;
100———供电电源;
21 ———副边设备;
22 ———车载功率组件;
23 ———车载通信控制单元(IVU);
24 ———车载功率电路;
25 ———车载设备;
200———电池和/或车载电气设备;
a ———无线充电功率传输;
b ———通信。

5.2 分类
5.2.1 输入功率等级分类
MFWPT 系统输入功率等级分类符合 GB/T38775.1—2020中6.2功率等级的要求。本文件仅对 MFWPT1、MFWPT2、MFWPT3系统的互操作性进行规定。
注:其他输入功率等级的系统互操作性在后续版本中给出。
5.2.2 地面设备分类
地面设备可分为 A类和B类,其中:
a) A类地面设备
A类地面设备应满足系统性能和系统安全性的要求,A 类地面设备应满足与 GB/T38775.7—2021
中附录 A的车载参考设备的互操作性。
b) B类地面设备
B类地面设备应满足系统性能和系统安全性的要求,B类地面设备可不满足与 GB/T38775.7—2021
中附录 A的车载参考设备的互操作性。
注1:B类地面设备可与设备制造商指定的车载设备构成 MFWPT 系统进行系统性能和系统安全性测试。 注2:系统性能包括系统效率、输出功率、功率因数、对准容忍区域等。
注3:系统安全性包括电击防护、过载保护和短路承受、温升和防止过热、机械事故防护、电磁环境限值等。 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 MFWPT 系统时,应支持车载参考设备满足系统性能和系统安全
性的要求。
5.2.3 离地间隙分类
对于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地面设备支持的离地间隙分类应满足 其可支持的副边设备的离地间隙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离地间隙分类

离地间隙分类 支持的副边设备离地间隙犣/mm
Z1 100≤犣≤150
Z2 140≤犣≤210
Z3 170≤犣≤250
Z4 犣>250

注:本文件支持的车载参考设备的离地间隙仅考虑 Z1、Z2和Z3三个类型。根据 GB/T38775.3—2020中5.4将离 地间隙分类分为 Z1、Z2、Z3、Z4四个类型。
对于B类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地面设备支持的离地间隙范围由设备制造 商和用户协商确定。
6 要求
6.1 地面参考设备要求
地面参考设备应按附录 A的要求进行设计。地面参考设备与不同离地间隙的车载设备互操作性 应满足表2的要求。

表2 离地间隙的互操作性

地面参考设备 Z1(车载设备) Z2(车载设备) Z3(车载设备) Z4(车载设备)
Z1 Y N N TBD
Z2 Y Y N TBD
Z3 Y Y Y TBD
Z4 TBD TBD TBD TBD
注1:Y 表示支持,N 表示可不支持。 注2:TBD 表示待定。

6.2 充电前准备阶段要求
A类地面设备的充电前准备阶段要求应按照8.1规定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A类地面设备的安全测试结果应符合 GB/T38775.1—2020中第10章安全要求、12.3车辆碾压,
GB/T38775.3—2020中5.8.6活体保护以及 GB/T38775.4—2020中第4章保护区域和限值符合性要 求、第5章限值的规定。
6.3 充电启动阶段要求
对于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 MFWPT 系统时,应满足以下条件才可进入充电状态:
a) 初始对位预检完成,原边设备和副边设备在可充电区域内;
b) 配对预检通过;
c) 兼容性检测预检通过;
d) 车载参考设备频率检测通过且频率锁定;
e) 通过异物检测、活体保护功能的测试。
A类地面设备在充电启动阶段宜完成引导对齐功能,引导对齐功能要求见附录 B的 B.1,引导对齐 功能的实现方法见附录 C。
异物检测、活体保护测试方法应符合8.2的规定。 初始对位预检、配对预检、兼容性检测预检的要求及测试方法见 B.2~B.4。 A类地面设备宜支持车载参考设备的频率检测及频率锁定功能,车载参考设备的频率检测及频率
锁定功能宜符合 GB/T38775.7—2021中附录 C的要求。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功率上升速度应不低于0.25kW/s,宜不高于 2kW/s。
B类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充电启动阶段要求由设备制造商和用户协商确定。
6.4 充电传输阶段要求
6.4.1 一般要求
A类地面设备制造商应提供以下信息:
———地面设备的最大输入功率;
———地面设备支持的离地间隙分类(最大值和最小值);
———地面设备支持的最大偏移范围;
———地面设备支持的工作频率范围(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是否可支持调频模式,A 类地面设备应提供标称频率。
对于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CSU 应可接收IVU 发送的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请求值,电流单位为 A,且地面设备应能够提 供请求的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
———如果IVU 发送的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请求值大于其设计值,则 CSU 应向IVU 返回无法提供 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的指令,且地面设备不应按照IVU 电流有效值请求值提供功率传输,并 向IVU 返回地面设备可以提供的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的最大值。
———在充电传输阶段,如果IVU 请求改变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则 CSU 应在接收指令后改变地面 设备的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并返回信息至IVU。
6.4.2 功率传输控制回路要求
对于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其功率传输控制回路应采用图2所示 电路。

标引序号说明:
1———控制回路1,地面端INV 的功率控制单元;
2———控制回路2,地面端 DCDC功率控制单元,可选;
3———控制回路3,地面端 PFC功率控制单元;
4———控制回路4,车辆端功率控制单元;
5———控制回路5,负载充电所需电流有效值为犐outreq,由负载向IVU 发送请求;
6———控制回路6,车辆端充电所需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为犐preq,由IVU 向 CSU 发送请求;
7———控制回路7,原边线圈电流有效值为犐p。
注:控制回路1、2的功率传输控制单元构成 PTC。
图2 功率传输控制回路
B类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功率传输控制回路由设备制造商和用户协商确定。
6.4.3 输出功率要求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输出功率测试应按照8.3中的测试方法进行,
测试时车载参考设备应支持地面设备以不低于0.25kW/s的功率启动。
且 A类地面设备与车载参考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额定输出功率应满足表3的规定,其中: a) 输出功率等级为 MFWPT1的 MFWPT 系统应满足:
地面设备输入功率等级为 MFWPT1、MFWPT2、MFWPT3时,输出功率等级为 MFWPT1的 系统应可实现设计的最大输出功率。
b) 输出功率等级为 MFWPT2的 MFWPT 系统应满足:
———地面设备输入功率等级为 MFWPT2、MFWPT3时,系统应可实现其设计的最大输出功率;
———地面设备输入功率等级为 MFWPT1时,系统可实现不低于2.96kW 的额定功率输出。
c) 输出功率等级为 MFWPT3的 MFWPT 系统应满足:
———地面设备输入功率等级为 MFWPT3时,系统应可实现其设计的最大输出功率;
———地面设备输入功率等级为 MFWPT2时,系统应可实现不低于6.16kW 的额定功率输出;
———地面设备输入功率等级为 MFWPT1时,系统可实现不低于2.96kW 的额定功率输出。
B类地面设备与车载设备构成的 MFWPT 系统输出功率由设备制造商和用户协商确定。

***********************************************
现成译文,到款即发。
任取样页验证译文质量。
免费提供正规增值税发票。
提供WORD/PDF版本,可自行编辑!
请联系手机/微信: 133-0649-6964/QQ: 564965870/Email: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购买完整译文。
专业源于专注|舍吾予言标准翻译/ChinaAutoRegs/始终专注于机动车标准翻译!迄今为止已翻译上千个国内外汽车法规标准!独家打造千万级汽车专业术语库和记忆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