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0234.4-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ChinaAutoRegs|GB/T 20234.4-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Connection set of conductive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Part 4:High power DC charging coupler

GBT 20234.4-2023英文版翻译(样页预览)

相关系列标准:
ChinaAutoRegs|GB/T 20234.1-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Connection set of conductive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ChinaAutoRegs|GB/T 20234.2-2015 英文版/English/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Connection Set for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Part 2: AC Charging Coupler
ChinaAutoRegs|GB/T 20234.3-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
Connection set of conductive charging for electric vehicles—Part 3: DC Charging Coupler

GB/T 20234.4-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4-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GB/T 20234.4-2023英文版翻译《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传导式直流充电连接装置的构成、接口功能与布置、结构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识等,以及适配器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传导式直流充电用的充电连接装置,其额定电压不超过1500V(DC)。适配器适用于GB/T 20234.3车辆插座界面和GB/T 20234.4车辆插头界面的适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51.11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 机械性能试验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013.4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第4部分:软线和软电缆
GB/T 5023 (所有部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GB/T 11918.1—2014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8487.1—202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0234.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29317—2021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术语
GB/T 3956-2008 电缆的导体
IEC 62196-3—2014 插头, 插座, 车辆连接器和车辆插座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 第3部分: 直流或交直流插针和插套附件的尺寸兼容和互换性要求(Plugs, socket-outlets, vehicle connectors and vehicle inlets –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3: Dimensional compatibility and interchange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d.c. and a.c./d.c. pin and contact-tube vehicle couplers)
IEC TS 62196-3-1 插头, 插座, 车辆连接器和车辆插座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 第3-1部分: 用于和热管理系统一起使用的直流充电的车辆连接器、车辆入口和电缆组件 (Plugs, socket-outlets, vehicle connectors and vehicle inlets –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3-1: Vehicle connector, vehicle inlet and cable assembly for DC charging intended to be used with a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IEC 62893-1 额定电压0.6 / 1kv及以下电动汽车用充电电缆 第1部分:通用要求(Charging cabl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0,6/1 kV – 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IEC 62893-2 额定电压0.6 / 1kv及以下电动汽车用充电电缆 第2部分:室验方法(Charging cabl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0,6/1 kV – Part 2:Test methods)
IEC 62893-4-1 额定电压0.6 / 1kv及以下电动汽车用充电电缆第4-1部分: IEC 61851-1模式4的直流充电用电缆-不使用热管理系统的直流充电(Charging cabl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0,6/1 kV – Part 4-1:Cables for DC charging according to mode 4 of IEC 61851-1 – DC charging without use of a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IEC 62893-4-2 额定电压0.6 / 1kv及以下电动汽车用充电电缆第4-2部分: IEC 61851-1模式4的直流充电用电缆-用于热管理系统的电缆(Charging cabl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0,6/1 kV – Part 4-2:Cables for DC charging according to mode 4 of IEC 61851-1 – Cables intended to be used with a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IEC 60445-2017 人机界面、标记和标识的基本和安全原则-设备终端、导线终端和导线的标识 (Basic and safety principles for man-machine interface, marking and identification – Identification of equipment terminals, conductor terminations and conductors)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918.1—2014、GB/T 18487.1—2015、GB/T 20234.1—2015和GB/T 293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充电连接组件 cable assembly for charging
电动汽车充电时,连接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组件,除电缆组件外,还包括供电接口、车辆接口、帽盖等部件。
3.2
大功率充电连接装置 connection set for high-power charging
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时,连接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组件,包括电缆组件、冷却装置、车辆接口组件、热管理系统等部件。
3.3
车辆适配器vehicle adapter
用于符合不同标准的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之间作连接界面转换的组件单元,可包含控制导引电路、检测电路、附加功能等,本标准简称适配器。
[来源:GB/T 18487.1—2022]
3.3.1
适配器车辆端界面 inlet interface
适配器上和车辆插座配合的界面,简称车辆界面。
3.3.2
适配器插头 adapter connector
适配器上和车辆插座配合的那一部分。
3.3.3
适配器充电机端界面 connector interface
适配器上和车辆插头配合的界面,简称充电机界面。
3.3.4
适配器插座 adapter inlet
适配器上和车辆插头配合的那一部分。
3.3.5
源界面 proto interface
与适配器一端界面配合的对端界面。
3.3.6
适配器线缆 adapter cable
适配器中用于连接车辆界面与充电机界面的线缆。
3.3.7
类型A type A
在物理结构上, 仅由适配器插头和适配器插座两部分组成的适配器。

3.3.8
类型B type B
在物理结构上,由适配器插头、适配器插座、适配器线缆三部分组成的适配器。

Key
C 车辆插头
D 车辆插头界面
E 车辆插座界面
F 车辆插座

图1 组件示意图
3.4
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
充电连接装置制造商宣称的能够持续承载的最大电流值,在规定的条件下通此电流,连接装置各部件的温升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3.5
非冷却工况最大工作电流 rated current under active cooling
没有热管理系统或热交换装置不工作的情况下,充电连接装置能够持续运行的最大电流。
3.6
峰值电流 peak current
充电连接装置制造商宣称的在规定的条件下,用电流和时间定义的能够耐受的短时工作的电流。
3.7
温度采集 thermal sensing
用于获得充电连接装置或其零件的温度数据的方法。
3.8
温度采集单元 thermal sensing device
提供充电连接装置或其零件的温度数据的装置。
3.9
热传导 thermal transport
除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以外,用于充电连接装置散热的方法。
3.10
热传导装置 thermal transport device
除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以外,用于充电连接装置散热的装置。
3.11
热交换 thermal exchange
将来自热传导的热能进行冷却耗散的方法。
3.12
热交换装置 thermal exchange device
将来自热传导的热能进行冷却耗散的装置。
3.13
热管理系统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结合温度采集,热传导及热交换方法来调节温度的系统。
3.14
冷却介质 coolant
用一种低温流体去冷却另一种高温物体,低温流体称为冷却介质。
3.15
额定压力 rated pressure
由制造商给定的电缆组件在额定条件下能持续工作所允许的最大压力值。
3.16
最大允许压力 maximum allowed pressure
由制造商给定的电缆组件在额定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值。
3.17
电缆组件最大允许压力 maximum allowable pressure
由制造商指定的在电缆组件中输送冷却液时允许施加的最大压力值。
3.18
电缆组件额定压力 rated pressure
在正常和连续的工作条件下,由制造商指定的在电缆组件中输送冷却液时允许施加的最大压力值。
4 构成
充电连接装置示意图见图2。
5.2 功能定义
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包含7对端子,其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见表2。
表2 端子电气参数值及功能定义
端子编号/标识 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功能定义
1——(DC+) 见表1 直流电源正,连接直流电源正与电池正极
2——(DC-) 见表1 直流电源负,连接直流电源负与电池负极
3——( ) — 保护接地(PE),连接供电设备地线和车辆电平台
4——(CC2) 60V,2A 充电连接确认
5——(CC1) 60V,2A 充电连接确认
6——(S+) 60V,2A 充电通信CAN_H,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的通信线
7——(S-) 60V,2A 充电通信CAN_L,连接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的通信线
5.3 端子布置方式
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的端子布置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车辆插头端子布置图

图4 车辆插座端子布置图
5.4 充电连接界面
车辆插头和车辆插座在连接过程中端子耦合的顺序为:保护接地,充电连接确认(CC2),直流电源正与直流电源负(DC+、DC-),充电通信(S+、S-)、充电连接确认(CC1);在脱开的过程中则顺序相反。大功率充电接口的连接界面如图5所示。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与控制原理另行制定标准进行规定。

图5 充电连接界面示意图
5.5 结构尺寸
车辆接口的结构尺寸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组合插座的安装尺寸参见附录E,插头空间尺寸应符合附录F。
6 电缆要求
6.1 带冷却功能电缆
6.1.1 导体材料
a) 导体应由退火铜制成,电线可以是普通的或镀锡的。
b) 导体结构应符合GB/T 3956—2008中第5种导体的要求。
c) 通过检查和测量来确认导体是否符合a和b的要求,包括GB/T 3956—2008的要求。
d) 每根导体在20℃时的电阻应符合GB/T 3956—2008对导体给定等级的要求。
6.1.2 电缆尺寸
电缆的尺寸应满足:
a) 电源线(2芯或多芯):16mm2~150mm2;
b) 信号或控制线:最小0.5mm2,且与电源线不同;
c) PE接地导体线(单芯):6mm2;
d) 温度传感器线(可选):最小0.5mm2,且与电源线不同;
如果铜导体与冷却介质直接接触,则应按照9.4.2对导体进行兼容性试验。
6.1.3 绝缘
电缆的绝缘应满足:
a) 电源线的绝缘层化合物应为EVI-2型;
b) 如果绝缘层作为电源线的管道,则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允许有空隙;
c) 信号或控制线、温度传感器线的绝缘层化合物应为EVI-1或EVI-2型。
6.1.4 屏蔽(可选)
单芯或组合线(如双绞线或四芯线)的屏蔽层应由具有至少80%光学覆盖率的铜编织层组成。
6.1.5 管道
流体管道应由耐冷却剂的材料制成,管道材料的兼容性应与电缆材料一起进行测试。
管道材料在干燥空气中应能经受120℃,持续时间168小时的老化。试验后,其机械性能的变化不应超过未老化试样的±30%。
如果绝缘层作为电源线的管道,则其材料应符合EVI-2的相关要求,并应符合冷却介质兼容性试验的要求。
6.1.6 线芯识别
电缆的每根电源线应该只有一种颜色,但以绿色和黄色组合识别的线芯应符合以下要求:每15mm长的线芯,其中一种颜色应至少覆盖线芯表面的30%,且不大于70%,而另一种颜色则覆盖线芯的其余部分。
信号或控制的CC线、CP线、温度传感器线或其它线芯的颜色应清晰识别,且与电源线芯颜色不同。
除电源线和保护导体外,如果使用数字的线芯标识符合IEC 62893-1-2017的7.3要求,则可采用编号标识线芯。
6.1.7 部件
a) 线芯应绞合在一起;
b) 可以使用填充物,不允许使用中心线;
c) 在施加护套之前,可以在线芯组件周围施加隔离物(例如胶带)或填充物;
d) 可以在线芯组件上使用金属屏蔽层。但金属屏蔽应由普通或镀锡铜线编织而成,且在线芯组件和金属屏蔽层之间应使用合适的填充物或胶带,金属层的要求应由制造商和客户商定。
6.1.8 护套
护套化合物应为EVM-1、EVM-2、EVM-3型,EVM-1型适用于代码名称为62893 IEC 129的电缆,EVM-2型适用于代码名称为62893 IEC 130类型的电缆,EVM-3型适用于代码名称为62893 IEC 131的电缆。
护套不应粘在线芯上,护套的使用应使成品电缆基本呈圆形。
6.1.9 标志
每根电缆均应有完整的代码名称,并按IEC 62893-1-2017中条款6在护套上连续标记,此外增加:
电源线和PE导体线的数量和标称横截面积;
额定电压以及“用于专用主动冷却系统”标记;
允许附加标记,例如制造年份;如果使用了附加标记,则不应与必需的标记冲突或干扰。标记的连续性、耐久性和易读性应符合IEC 62893-1-2017的6.2、6.3和6.4。
6.1.10 要求
每根电缆均应符合IEC 62893-1中给出的相应要求以及本章给出的特殊要求,测试应按照IEC 62893-4-2附录A进行,相关测试见IEC 62893-4-2表A.1。
a) 绝缘和护套的厚度应符合IEC 62893-4-2表B.1(针对129型)和表B.2(针对130型和131型);
b) 信号或控制线以及除电源线之外的其它线芯,应符合IEC 62893-1-2017的8.3.3的要求;
c) 兼容性测试的要求见IEC 62893-1-2017的附录A;
d) 冷冲击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要求见IEC 62893-2-2017的5.8;
e) 抗压试验的试验条件和要求见IEC 62893-2-2017的5.7;
f) 弯曲试验应符合IEC 62893-4-2附录C。
6.2 不带冷却功能电缆
6.2.1 导体
导体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1节的要求。
6.2.2 隔离层
隔离层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2节的要求。
6.2.3 绝缘
绝缘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3节的要求。
6.2.4 信号或控制线芯
信号或控制线芯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4节的要求。
6.2.5 缆芯和填充物
缆芯和填充物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5节的要求。
6.2.6 内护层
内护层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6节的要求。
6.2.7 总屏蔽(若有)
总屏蔽(若有)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7节的要求。
6.2.8 护套
护套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8节的要求。
6.2.9 电缆外径
电缆外径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6.9节的要求。
6.2.10 电缆标志
电缆标志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7章的要求。
6.2.11 绝缘线芯识别
绝缘线芯识别应满足GB/T 33594—2017第8章的要求。
7 热管理系统
7.1 热传导装置
7.1.1 冷却介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要求,不允许使用剧毒性,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及含辐射性等危险化学品为冷却介质,参照《危险化学品目录》。
7.1.2 冷却介质应对环境无害,如采用不可降解的冷却介质时,应按相关环保法规要求说明回收方法及处理方法。
7.1.3 线缆组件可以使用多种冷却介质,但是不应同时混用。冷却介质应通过材料兼容性测试及温升测试。一旦应用过程选择了冷却剂类型,中途不应更改冷却介质,如需更换冷却介质,应满足9.4、9.7.1、9.7.2章节测试要求。如果冷却介质为混合物质时允许使用不同比例配方(如防冻液)。
7.1.4 冷却介质应通过检查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确认其闭杯闪点值不低于135℃。
7.1.5 采用非绝缘冷却介质时,车辆插头内应具有泄漏监测功能。
7.1.6 电缆组件的管道及所有封闭作用零件的材质应与所指定的冷却介质兼容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
7.1.7 电缆组件的封闭流道应能承受制造商提供的最大允许压力测试,时间延长至30分钟,不泄漏、破裂或爆裂。
7.1.8 电缆组件在热传导失效的条件下,应能耐受制造商提供的额定电流20s以上。
7.2 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条件
线缆组件制造商应提供有关热管理系统运行的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额定压力;
–最大允许压力;
–冷却液类型;
此外,数据可能包括:
–电缆类型;
–导体的横截面;
–冷却液的最高温度;
–冷却液的最小流速;
–最小冷却能力;
线缆组件制造商可以提供在没有热传导条件下的载流能力,以增加产品适用性,并通过测试验证是否合格。
8 技术要求
8.1 通用要求
8.1.1 大功率直流充电连接装置采用GB/T 18487.1—2015中的充电模式4及连接方式C。
8.1.2 大功率直流充电连接装置满足GB/T 20234.1—2015第6章除6.3、6.4、6.13、6.15、6.21之外的要求,其中所引用GB/T 20234.1—2015表2应以本标准表3代替。
8.2 锁止装置
8.2.1 充电接口应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
8.2.2 在锁止状态下,施加250 N的轴向拔出力时,连接不应断开,且锁止装置不应损坏。在测试过程中,插头不能从插座中拔出,应保持电气连续性。试验结束后,带联锁的插座应无损坏或变形,以免影响产品的功能,如测试后锁止装置能正常解锁。
8.2.3 应在车辆插座上安装电子锁止装置,防止车辆接口带载分断。电子锁止装置应具备应急解锁功能。
8.2.4 锁止装置的设计应确保在车辆插头与车辆插座锁止后,锁止装置能正确工作。
8.2.5 锁止装置在接口正常磨损情况下,应能够正常工作。
8.2.6 锁止装置应满足使用循环至少10000次,上锁及解锁动作完成算一次。
8.3 插拔力
8.3.1 车辆插头插入和拔出车辆插座的全过程的力均应小于120 N;
8.3.2 车辆接口可以使用助力装置,如果使用助力装置,则进行插入和拔出操作时,助力装置的操作力应满足上述条件。
8.4 表面温度和端子温升
8.4.1 表面温度
充电连接装置按照9.7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在额定电流和环境温度40℃条件下,表面温度应满足如下要求:
a) 车辆插头的抓握部位,其允许的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 金属部件50 ℃;
— 非金属部件60 ℃。
b) 车辆插头可以接触的非抓握部位允许温度不应超过:
— 金属部件60 ℃;
— 非金属部件85 ℃。
c) 电缆表面允许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0℃。
8.4.2 端子温升
充电连接装置的端子温升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充电连接装置按照9.7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端子的温升应不超过50 K;
— 制造商应在产品手册中提供温度传感器的干预值。干预值是DC端子接触区到90°C时的值;
— 根据9.7.1和9.7.2检查电缆组件的合格性;
— 根据9.7.3和9.7.4检查车辆插座的符合性。
b) 适配器端子温升不超过50 K。
8.5 机械强度
8.5.1 冲击和弯曲
充电连接装置按照9.9.1的方法进行冲击试验和弯曲试验,不能出现明显的破损,能维持标志所示的防护等级。
8.5.2 自由跌落
车辆插头按照9.9.2的方法进行试验,不能出现明显的破损,功能测试满足要求。
8.5.3 负荷强度
充电连接装置在锁止状态下应能够保持一定的负重。按照9.9.3的方法进行试验,应无下列损坏:
a) 任何部分不得分离,应保持电气连续性;
b) 任何部件的移动、松动、变形或损坏均不得影响样品正常工作;
c) 不应产生其他可能增加火灾或电击的危险。
8.6 电缆碾压
冷却电缆按照9.9.10的方法进行碾压试验,测试后充电枪无裂缝,无变形,绝缘耐压符合要求,功能正常无泄漏,不影响正常使用。
9 试验方法
9.1 通用试验方法
大功率直流充电连接装置试验方法满足GB/T 20234.1—2015第7章除7.2、7.3、7.7、7.10、7.13、7.14、7.15之外的要求。
9.2 外观和结构
9.2.1 通过观察和手动试验对充电连接装置的外观和结构进行检查。
9.2.2 标志应清晰,持久。通过目测和下述试验进行验证。
用手拿一块浸透水的棉布擦标志15s,接着再用手拿一块浸透汽油的棉布擦5s。
注:推荐使用己烷溶剂组成的汽油,该己烷溶剂的芳香剂的容积含量最大为0.1%,贝壳松脂丁醇值约为29,初沸点约为65℃,干点约为69℃,浓度约为0.68g/cm3。
9.3 锁止装置
通过检查、手工测试和以下测试来检查符合性:
a) 带有联锁装置和锁紧装置的产品,将插头插入插座或连接器内并锁止,施加250N的拔出外力,施加的持续时间为10s。试验后,车辆插头不被拔出,连接杆不能断开,锁止装置不能损坏。操作过程中,不能被拔出;
b) 通过在电源端子和插座的接触组件之间进行的连续性测试来检查,在没有插入插头或插头未到位的情况下,关闭锁止装置。开关设备触点不应关闭;
c) 锁止装置应满足10000的循环使用,上锁及解锁动作完成算一次,参照GB/T 11918.1—2014中第20章进行试验。
9.4 热传导装置
9.4.1 冷却介质闪点
冷却介质为可燃液体时,应根据冷却介质生产商提供的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确认其闭杯闪点不低于135℃。
9.4.2 材料兼容性测试
电缆组件中所有和冷却介质接触的非金属部件均需具有耐受高温性及与冷却介质接触兼容性。通过高温烘箱老化测试及与冷却介质接触兼容性老化测试后,其物理性能应保持老化前性能的60%以上。测试方法如下:
a) 高温老化测试:
选择以下其中一种测试条件:
— 121℃ 7天;
— 101℃ 28天;
每种材料需要6个样品,宽度为25,4 mm±0.1 mm,长度为203 mm±1 mm,且厚度不小于应用中最薄的部分。 老化前测试3个样品,老化后测试3个样品。按GB/T 2951.11的试验方法测试样品的拉伸强度及极限延伸率,老化后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极限延伸率不得小于老化测试前样品的60%。
b) 冷却介质接触兼容性老化测试:
将测试样品暴露在(80±2)℃的冷却介质中(70±½)h。
每种材料需要6个样品,宽度为25,4 mm±0.1 mm,长度为203 mm±1 mm,且厚度不小于应用中最薄的部分。 老化前测试3个样品,老化后测试3个样品。按GB/T 2951.11的试验方法测试样品的拉伸强度及极限延伸率,老化后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极限延伸率不得小于老化测试前样品的60%。
9.4.3 耐压力试验
冷却介质封闭流道应能承受制造商提供的最大允许压力,保持30分钟,不泄漏、破裂或爆裂。通过以下测试来检查符合性:
电缆组件的冷却介质密封流道被加压到制造商提供的最大允许压力值,保持30分钟. 电缆组件全部浸入水中,深度不超过1米。试验过程中不得有可见的气泡。冷却介质封闭流道范围不得有破裂或爆裂。
9.4.4 热传导失效试验
如果失去了热传导功能,则电缆组件应在停用热传导条件下承受20s的额定电流。通过以下测试在室温(40±5)℃下检查是否合格:
— 以额定电流运行并启动热传导,直到DC端子达到热稳定为止;
— 取消热传导;
— 继续施加额定电流20s。
如果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符合第9.6条的规定,没有熔化、开裂或变形等现象,且没有以下情况发生则测试通过:
— 电缆组件的防护性能相比测试前状态不应下降;
— 电缆组件外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因此无法提供可接受的机械或环境(等级)保护;
— 电缆组件的极化被消除;
— 电缆组件的操作,功能或安装受到影响;
— 电缆组件不能为柔性电缆提供足够的应力消除;
— 相反极性的带电部件、带电部件和可触及的死金属或接地金属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减小到低于GB/T 11918.1-2014中26章规定的值;
— 导致其他任何损坏迹象,从而可能增加火灾或电击的危险;
— 电缆组件中的冷却介质发生泄漏。
9.5 端子
按照GB/T 11918.1—2014中第11章进行试验,其中GB/T 11918.1—2014中的表3用本文件中的表3代替,不带冷却功能的连接组件见表3,带有冷却功能的连接组件见表4。
如采用小于25mm2的截面地线,应满足小功率充电相关规范的要求,设置熔断器等保护措施。
9.6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按照GB/T 11918.1—2014中第19章进行试验。绝缘电阻用1500V DC电压来测量,测量在电压施加1 min后进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0 MΩ。
9.7 温升测试
9.7.1 电缆组件温升试验
所有测试均应使用带线的车辆插头及与被测设备匹配的参考设备(RD)进行测试。电缆组件的构造应保证正常使用时温度不会过高。
通过以下测试检查是否合格:
— 测试对象为电缆组件,其电缆长度按制造商定义的最长长度;
— 此测试的参考设备应符合图G.1;
— 相应的测试装置应符合图G.2;
— 整体测试装置符合图G.9;
— 如果电缆组件配备了热传导装置,则在4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制造商在安装手册中指定的热交换参数;
— 根据被测样品制造商的数据表,测试电流为额定电流;
— 在20℃至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测试,并将获得的结果校正为40℃的环境温度;
— 测试在无气流的环境下进行,没有强制对流。
测试的周期定义如下:
在电缆组件的DC+和DC-加载额定电流。当达到热稳定后(当连续三次读数,间隔不少于10分钟的温度变化不大于2 K时,认为已达到热稳定),施加的电流应在10分钟后降至0A。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每秒记录一个或多个样本,记录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的温度值及电缆组件内的温度传感器所提供的值(T_S +和T_S-)。
根据制造商的数据表,将电缆组件的温度传感器所提供的值转换为温度值。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通过此测试:
由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测得的温升不超过50 K;
电缆组件的表面温度不超过8.4章节要求的限值;
温度传感器(T_S +和T_S-)的测量值未超过制造商根据8.4.2章节提供的干预值。
9.7.2 线缆组件的温度传感器测试
电缆组件的温度传感器应确保可以正常使用。通过以下测试检查是否合格:
— 测试对象为电缆组件,其电缆长度取制造商定义的最短长度;
— 此测试的参考设备酌情符合图G.5;
— 相应的测试装置视情况符合图G.6;
— 整体测试装置符合图G.9;
— 如果电缆组件配备了热传导装置,则在4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制造商在安装手册中指定的热交换参数。
— 根据被测样品制造商的数据表,测试电流为额定电流。
— 该测试在(40±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将结果校正为40℃的环境温度。
— 该测试在无气流的环境下进行,没有强制对流。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每秒记录一个或多个样本,记录温度传感器(T_1+和T_1-)测得的DC端子处的温度以及电缆组件温度传感器所测得的值(T_S+和T_S-)。
根据制造商的数据表,将电缆组件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的值转换为温度值。
一旦达到热稳定(当连续三次读数,间隔不少于10分钟的温度变化不大于2 K时,认为已达到热稳定),则通过开启加热单元来使车辆插头的端子过温,以确保由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测得的温度上升速率为(2.5±0.5)K / min。
当温度传感器T_1+或T_1-之一达到95℃时,加热单元应立即停止加热。
以加热开始(t1)和加热停止(t2)的时间计算斜率。 例如,КT_S +=(T_S +t2-T_S +t1)/(t2-t1)。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通过此测试:
— 由温度传感器T_S+和T_S-测得的温度斜率与温度传感器T_1+或T_1-测得的温度斜率偏差在2.5 K / min以下;
— 数学公式绝对值:
│КT_S +/КT_1 +–КT_S-/КT_1-│< 0.2;
— 当温度传感器T_S+或T_S-达到制造商根据7.5.2章节提供的干预值时,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的温度值等于或小于90℃。
9.7.3 车辆插座温升测试
车辆插座的构造应保证正常使用时温度不会过高。
通过以下测试检查是否合格:
被测对象是车辆插座,其所连接的线缆导体的长度至少为1m。被测样品由生产厂家提供。
图G.1构造既可是参考设备也可是被测设备。 对于参考设备(在测试步骤1中使用)和被测试备(在测试步骤2中使用)的温度传感器位置尺寸B(图G.1)误差±1mm,以确保测试数据可对比性。
按照被测样品制造商的使用手册中的额定电流为测试电流。
该测试是使用电缆组件进行的,该电缆组件的额定电流与被测插座样品相同或者最大额定电流比被测样品高100A。所述电缆组件应已经根据本文件进行了认证。
如果电缆组件配备了热传导装置,则在40°C的环境温度下,使用制造商在安装手册中指定的热交换参数。
该测试在20℃至40℃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并将获得的结果校正为40℃的环境温度。
该测试在无气流的环境下进行,没有强制对流。测试样品的冷却系统装置所产生的气流不包含在内,该气流不应直接流经电缆组件表面。
注意通过使用校准设备对温度传感器进行校准,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偏差最小。

该测试按以下两个步骤执行:
测试步骤1,参考测试:
a) 把图G.1的参考设备安装在图G.9的量规支架上。
b) 将电缆组件根据图G.3与参考设备配合。
c) 测试电流施加到电缆组件的DC +和DC-导体上。
d)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每秒记录一个或多个样本,记录温度传感器(T_1 +,T_1-,T_2 +,T_2-)的温度数据,直到达到热稳定为止(当连续三次读数,间隔不少于10分钟的温度变化不大于2 K时,认为已达到热稳定)。 1小时后,记录每个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将作为测试步骤 2 的参考值。。
e) 如果T_1 +,T_1-的值不超过50K的温升,则确认符合要求。

测试步骤2,被测设备测试:
a) 测试电流与测试步骤1中使用的电流相同。
b) 将被测设备安装在图G.9的量规支架上。
c) 测试步骤1中使用的电缆组件根据需要按照图G.4与被测设备配对。
d) 热交换参数(如果有)与测试步骤1中使用的参数相同。
e) 测试电流施加到电缆组件的DC +和DC-导体上。
f)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每秒记录一个或多个样本,记录温度传感器(T_3 +,T_3-)的温度数据,直到达到热稳定为止(当连续三次读数,间隔不少于10分钟的温度变化不大于2 K时,认为已达到热稳定)。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通过此测试:
— 测试步骤2中的每个温度传感器(T_3 +,T_3-)均不超过测试步骤1中为相应温度传感器(T_2 +,T_2-)的温度值
— 温度传感器(T_3 +,T_3-)都不超过50 K的温升。
9.7.4 车辆插座温度传感器测试
车辆插座的构造应使正常使用的热敏装置可靠。
通过以下测试检查是否合格:
被测设备为车辆插座,其所连接的线缆导体的长度至少为1 m。被测样品由生产厂家提供。
参考设备应按图G.7所示进行组装。
相应的测试装置应符合图G.8的规定。
该测试在(25±5)℃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试验应在无气流的环境下进行,且不强制对流。
应施加一个测试电流,该电流在热稳定时在T_1 +和T_1_1处达到与在9.7.3测试步骤2中列出的在T_3+和T_3处在k)相同的温度值(±3 K)。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每秒应记录一个或多个样本,并记录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的温度以及被测设备温度传感器所提供的值(T_S +和T_S-)。
被测设备温度传感器提供的值应根据制造商的数据表转换为温度值。
一旦达到热稳定(当连续三次读数,间隔不少于10分钟的温度变化不大于2 K时,认为已达到热稳定),然后开启加热单元来使被测设备的DC端子过温,并确保由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测得的温升速率控制在(2.5±0.5)K / min。
一旦温度传感器T_1 +或T_1-中的一个达到95℃时,就应停止加热和供电。
应当以加热开始(t1)和停止(t2)的时间计算斜率。例如:КT_S + =(T_S +t2– T_S +t1/(t2-t1)。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则通过此测试:
— 由温度传感器T_S +和T_S-测得的温度斜率与温度传感器T_1 +或T_1-测得的温度斜率偏差在2.5 K / min以下;
— 数学公式绝对值:
|КT_S +/КT_1 +–КT_S-/КT_1-| <0.2;
— 当温度传感器T_S +或T_S-达到制造商根据8.4.2章节中规定的干预值时,温度传感器T_1 +和T_1-的温度值应等于或小于90℃。
9.8 电缆组件及其连接
按GB/T 11918.1—2014第2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部分内容用下述内容代替:
a) 对于不可拆线车辆插头,应配有制造商所要求的和额定工作值相适应的电缆组件,且作为电缆组件组件进行试验;
b) 经受的拉力和力矩值,以及试验后电缆组件的位移最大允许值见表5(代替GB/T 11918.1—2014的表14)。电缆组件经受拉力试验100次,拉力每次施加1 s,施力时,不应用爆发力。随即使电缆组件经受力矩试验1 min。
9.9 机械强度
9.9.1 冲击和弯曲
车辆插座按照GB/T 11918.1—2014第2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冲击试验,摆球冲击能量见表6(代替GB/T 11918.1—2014中的表15)。试验之后,试样应能维持标志所示的防护等级。
车辆插头按照GB/T 11918.1—2014第2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弯曲试验,重物施加的力见表7(代替GB/T 11918.1—2014中的表16)。试验之后,试样的压盖和外壳不能出现不符合本文件要求的损坏。
9.9.2 自由跌落
自由跌落试验适用于那些在运输、搬运或维修中可能会从运输工具或工作台面上跌落下来的试验样品。按照GB/T 11918.1—24.3中规定,进行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枪线放置于-30°C低温箱内24h后取出后须立即测试,测试时冷却液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将样品从1m高的地方2.25米的长度摔落到水泥表面上,每个样品旋转45度角跌落8次。 试验后,充电枪无裂缝,无变形;绝缘耐压符合要求;功能正常无泄漏,不影响正常使用。
9.9.3 负荷强度
测试插头和插座插拔十次。然后再次插入,通过合适的夹具把一个750N重物附着在上面。应保持60秒静态承重,试验重复三次。将插口垂直旋转90°,重复该试验。试验结束后,插座或插头应无产生损害产品功能的损坏或变形,通过检查和测试来检查功能是否合格。负荷强度试验如图7。
9.10 冷却电缆碾压
将冷却电缆随意地放在水泥地上。用P225/75R15或等同负载的传统汽车轮胎以(5000±250)N的压力,以(8±2)km/h的速度压冷却电缆(冷却电缆中冷却液停止工作),轮胎充气压力为220±10)kpa。当车轮从试件压过之前,每一个试件均应随意地以正常方式放在地上。测试中的试件应无明显移动。被施加压力的试件不应放在突出物上。 试验后,冷却电缆绝缘耐压符合要求;功能正常无泄漏,不影响正常使用。
10 标识
10.1 产品应带有以下标识:产品型号、参数、参照标准、生产厂家。
10.2 标识应清晰、牢固。
10.3 应附带产品的温度控制策略的说明及日常维护保养的说明。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电动汽车传导式ChaoJi直流充电适配器
A.1适配器的分类
(1) 按物理结构
— 类型 A适配器;
— 类型 B适配器;
(2) 按安装方式
— 活动式适配器
— 固定式适配器
A.2适配器的额定值
(1) 额定电压(优选值)
480 V(DC)
600 V(DC)
750 V(DC)
1000 V(DC)
1250 V(DC)
1500 V(DC)
0 V~30 V(DC)(用于信号、控制或低压辅助电源)
(2) 额定电流(优选值)
80 A
125 A
200 A
250 A
400 A
A.3充电连接界面
车辆界面与充电机界面的端子耦合顺序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连接界面如图A.1所示。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应符合GB/T 18487.1-2022附录E的要求。

图A.1 充电连接界面示意图
A.4适配器技术要求
A.4.1一般要求
(1) GB/T 20234.1-2015第6.1章的要求适用于本文件,增加以下要求。
(2) 适配器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的防护等级应符合源界面的防护等级。
(3) 适配器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的电压等级不同时,应符合较低电压等级界面的要求。
(4) 对于类型A的适配器,车辆插头和适配器的分离应在适配器和车辆插座的分离之前。
(5) 适配器线缆应符合GB/T 5023(所有部分)、或GB/T 5013.4、或IEC 62893-1、IEC 62893-2、IEC 62893-4-1。
(6) 类型B适配器宜为固定安装,当类型 B为活动式适配器时,适配器连接车辆后,下垂高度不能超过0.5m。
A.4.2结构要求
适配器的结构要求应满足GB/T 20234.1-2015第6.2章的要求。
A.4.3锁止装置
(1) GB/T 20234.1-2015第6.3章的要求适用于本文件,增加以下要求。
(2) 适配器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应具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
(3) 适配器两端的保持装置锁止(电子锁保持锁止状态)后,充电才能进行。
A.4.4插拔力
适配器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的插拔力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
A.4.5防触电保护
适配器的防触电保护要求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
A.4.6接地措施
GB/T 20234.1-2015第6.6章的要求适用于本文件,增加以下要求:
对于类型 B的适配器,地线的导体横截面积应符合源界面标准中较大地线的导体横截面积。
A.4.7端子
适配器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应满足GB/T 20234.1-2015第6.7章的要求。
A.4.8橡胶和热塑料的耐老化
适配器中的所采用的橡胶和热塑材料的耐老化性能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13章的要求。
A.4.9防护等级
适配器插合后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的防护等级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
对于固定式类型 B适配器,与配属的保护装置连接后,适配器的防护等级应满足IP54。
A.4.10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适配器的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19章的要求。
A.4.11分断能力
适配器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的分断能力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
A.4.12使用寿命(正常操作)
适配器车辆界面、充电机界面的使用寿命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
A.4.13表面温度及端子温升
适配器的表面温度及端子温升应满足GB/T 20234.1-2015第6.13章的要求。
A.4.14电缆及其连接
适配器的电缆及其连接应满足GB/T 20234.1-2015第6.14章的要求。
A.4.15机械强度
适配器的机械强度应符合源界面的标准。
A.4.16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
适配器的螺钉、载流部件和连接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25章的要求。
A.4.17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
适配器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26章的要求。
A.4.18耐热、耐燃和耐电痕化
适配器的耐热、耐燃和耐电痕化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27章的要求。
A.4.19耐腐蚀和防锈
适配器的耐腐蚀和防锈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28章的要求。
A.4.20限制短路电流耐受试验
适配器的限制短路电流耐受应满足GB/T 11918.1-2014第29章的要求。
A.4.21温度监测
适配器电流超过150A时,应具备温度监测功能。
A.5试验方法
A.5.1一般规定
(1) 按GB/T 20234.1-2015第7.1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增加以下试验方法。
(2) 对于活动式适配器类型 B,应将适配器的一端水平固定,将另一端下垂,并悬挂5kg的重物,测量适配器的最下端与水平固定线缆中心轴的高度,应不超过0.5m,如图A.2所示:

图 A.2 活动式适配器类型 B下垂高度测量示意图
A.5.2外观和结构
按GB/T 20234.1-2015第7.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3锁止装置
按GB/T 20234.1-2015第7.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4插拔力
按GB/T 20234.1-2015第7.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5防触电保护
按GB/T 20234.1-2015第7.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6接地措施
按GB/T 20234.1-2015第7.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对于类型 B的适配器,应对接线导体尺寸进行结构检查。
A.5.7端子
按GB/T 20234.1-2015第7.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8橡胶和热塑料的耐老化
按GB/T 11918.1-2014第1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9防护等级
按GB/T 4208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0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按GB/T 11918.1-2014第19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1分断能力
按GB/T 20234.1-2015第7.11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2使用寿命(正常操作)
按GB/T 20234.1-2015第7.12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3温升
按GB/T 20234.1-2015第7.13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4电缆及其连接
按GB/T 20234.1-2015第7.1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5机械强度
按GB/T 20234.1-2015第7.1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其中跌落试验,对于类型 A适配器无需接线,距离地面75cm,水平握持试样,自由跌落于混凝土地板上,进行8次,每次均使适配器转动45°。
A.5.16螺钉、载流部件及连接
按GB/T 11918.1-2014第25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7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透密封胶距离
按GB/T 11918.1-2014第2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8耐热、耐燃和耐电痕化
按GB/T 11918.1-2014第27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19耐腐蚀和防锈
按GB/T 11918.1-2014第28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A.5.20限制短路电流耐受试验
按GB/T 11918.1-2014第29章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


现成译文,到款即发。
任取样页验证译文质量。
提供正规增值税电子发票。
请联系手机/微信: 13306496964/Email: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获取完整译文。
本英文译本为专业精翻版本(非市面上粗制滥造的版本可比),保证语法术语准确率和专业度,专为汽车行业专家打造!
专业源于专注|ChinaAutoRegs 始终专注于汽车标准翻译领域!迄今为止已翻译上千个国内外汽车标准法规!独家打造千万级汽车专业术语库和记忆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