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AutoRegs|GB/T英文版翻译 乘用车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on-board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for passenger cars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乘用车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的总体要求、数据监测与存储、数据验证试验和生产一致
性。
本文件适用于M1类车辆,包括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车辆、纯电动车辆和燃料电池车辆。N1类
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 kg的M2类车辆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 18386.1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第1部分:轻型汽车 GB/T 19233 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975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32694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 技术条件
SAE J1979 电子/电气诊断测试模式(E/E Diagnostic Test Modes)
SAE J1979-2 电子/电气诊断测试模式:使用UDS协议的OBD(E/E Diagnostic Test Modes:OBDonUDS) SAE J1979-3 电子/电气诊断测试模式:使用UDS协议的零排放汽车动力系统(E/E Diagnostic Test
Modes: Zero Emission Vehicle Propulsion Systems on UDS (ZEVonUDS))
SAE J1979-DA 电子/电气诊断测试模式的数字附录(Digital Annex of E/E Diagnostic Test Modes)
3 术语和定义
GB 18352.6—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命周期数值 lifetime value 从车辆下线即开始累计的数值。
3.2
车载能源消耗量监测装置 on-board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device OBECM 装置
通过读取和使用车辆能源消耗量等相关参数,在车辆上存储相应生命周期数值的车辆设计(包括软 件和/或硬件)。
3.3
发动机燃油消耗率 engine fuel rate
1
每单位时间内注入发动机的燃油量,不包括直接注入污染控制装置的燃料。
3.4
车辆燃油消耗率 vehicle fuel rate 每单位时间内注入发动机和喷入污染控制装置的燃油量,不包括燃油加热器使用的燃油。
3.5
总耗油量 total fuel consumed (lifetime) 注入发动机的燃油量和喷入污染控制装置的燃油量的计算累计值,不包括燃油加热器使用的燃油。
3.6
总行驶里程 total distance travelled (lifetime) 与车辆仪表里程同源的行驶距离生命周期数值。
3.7
电网输入电池的总能量 grid energy 当车辆连接到外部电源且发动机关闭时流入电池的电能,不应包括外部电源和电池之间的电损耗。
3.8
驾驶员主动激活充电模式 driver-selectable charge increasing operation 驾驶员主动选择给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充电的操作模式。
3.9
V2X比率 V2X ratio 总虚拟里程和总行驶里程的比值,当总行驶里程为0时,该值为100%。
3.10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 total net energy consumed in propulsion system active operation
在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储能系统监测到的累积放电能量。
注1:车辆上的某些设备或系统(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再生制动等)可能会造成在完全放电过程中该值比总可用 电池电量略高的现象。
注2:在全高速放电过程中,该值将反映驾驶循环的可用电池能量。
3.11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 total energy into battery during propulsion system active
在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储能系统监测到的累积充电能量。
注1:连接非车载充电器时,此值不增加。
4 总体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 OBECM 装置应至少确定并存储附录 A 要求的监测参数,并在全生命周期内持续更新并存储。能 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车辆应符合 SAE J1979 或 SAE J1979-2 的要求;纯电动车辆应符合 SAE J1979 或 SAE J1979-3 的要求。参数应符合 SAE J1979-DA 的相关定义。
2
4.1.2 OBECM 装置应设置为无条件访问模式,并应符合 6.5 中规定的精度要求。
4.2 诊断接口
车辆上应安装符合GB 18352.6—2016(或其他适用版本)规定的诊断接口。
4.3 与扫描工具的通讯
对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车辆,应符合GB 18352.6—2016(或其他适用版本)有关与扫描工具 的通讯的规定,使用相关扫描工具能从车载电脑获得附录A要求的监测参数。
对纯电动车辆,生产企业应使用如下标准协议与扫描工具进行通信。每辆车只能使用一个协议来报 告所有要求的消息。
a) SAE J1979-3“UDSonCAN”。车辆应使用 SAE J1979-3 中定义的控制器局域网(CAN)上的统 一诊断服务(UDS)。
b) SAE J1979-3“UDSonIP”。车辆应使用 SAE J1979-3 中定义的互联网协议(IP)网络上的 UDS。
5 数据监测与存储
5.1 数据监测
5.1.1 车辆应对附录 A 中的数据流信号(PID)进行实时监测,并应按照 4.3 要求的通讯协议,通过
4.2 要求的诊断接口实时读取。所有数据值应为实际读数,而不是默认值或替代值。
5.1.2 车辆应使用适当的软件算法对附录 A 中的生命周期数值(ITID)分别监测记录,并应能按照 4.3
要求的通讯协议,通过 4.2 要求的诊断接口读取。
5.1.3 按照附录 A 的要求记录生命周期累计值,包括车辆的全生命周期以及运行在不同的特殊场景下 的数据。各特殊场景的定义见表 1。
表 1 车辆行驶特殊场景
场景 定义
高温 环境温度大于30 ℃
低温 环境温度小于-1 ℃
高速 车速大于80 km/h
低速 车速小于40 km/h
高海拔 大气压力小于81 kPa
5.2 数据存储
5.2.1 对于附录 A 中规定的具有生命周期记录要求的每个数据参数,OBECM 装置应存储车辆生命周期 累计值,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不可更改性。
5.2.2 生命周期累计值只有在以下情况可以被重置归零。如企业进行相关操作导致数值重置归零,则 应在操作之前保存并收集所有生命周期累计值。
a) 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重置时(如重新编程事件等)。
b) 如果数值存储在可保持存储器(KAM)中,由于控制单元断电(如断开与蓄电池的连接)导致 KAM 信息丢失时。
5.2.3 如果出现影响生命周期累计值计算或存储的故障,或更换电子控制模块,应同时冻结或重置计 数器以确保累计值保持完全同步。
3
5.2.4 当车辆软件更新会删除任何生命周期累计值时,若车辆具备远程升级(OTA)功能,生产企业应 在对任何控制模块进行远程升级之前,收集存储在车辆中的所有生命周期累计值。
6 数据验证试验
6.1 总体要求
根据车辆类型,生产企业应进行以下试验,并同时验证OBECM装置的功能性和数据精度: a) 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进行 GB/T 19233 规定的燃料消耗量试验;
b)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进行 GB/T 19753 规定的燃料消耗量试验和电量消耗量试验; c) 纯电动汽车进行 GB/T 18386.1 规定的电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
6.2 试验条件
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的试验条件应符合 GB/T 19233 相关要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的试验条件应符合 GB/T 19753 相关要求;纯电动汽车的试验条件应符合 GB/T 18386.1 相关要求。
6.3 试验程序
6.3.1 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的试验程序应符合 GB/T 19233 相关要求;混合动力电动汽 车的试验程序应符合 GB/T 19753 相关要求;纯电动汽车的试验程序应符合 GB/T 18386.1 相关要求。 6.3.2 在 6.3.1 试验开始前,应对车辆进行以下测试,以确认所有车辆满足 4.1 和 4.3 中的要求,并 能够读取附录 A 规定的监测参数:
a) 使用满足 4.3 规定的扫描工具与车辆建立正确通讯,并检查相关协议是否支持、附录 A 规定的 监测参数是否齐全、生命周期累计值是否能正确累加等;
b) 如果车辆具备远程传输功能,还应使用测试设备验证车辆远程传输功能,验证结果应符合第 4 章至第 6 章的要求,检查相关协议是否支持、附录 A 规定的监测参数是否齐全、生命周期累 计值是否能正确累加、是否能正确传输到相应平台等,测试设备可由生产企业提供,并提供 关于测试设备技术参数、工作原理等技术说明。
6.3.3 在进行 6.3.1 试验同时,连接扫描工具实时读取或读取试验开始前和试验后的附录 A 规定的生 命周期累计值。
6.4 试验结果
6.4.1 对于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为 GB/T 19233 中燃料消耗量(综 合)测试值,并记录试验总里程。
6.4.2 对于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为 GB/T 19753 电量保持模式试验中燃料 消耗量测试值,电量消耗量试验结果为 GB/T 19753 电量消耗模式试验中通过功率分析仪直接从车端测 得的试验开始至电量消耗模式过度循环结束的电能消耗总量(EREESS),并记录试验总里程;对于不可外 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为 GB/T 19753 中燃料消耗量测试值,并记录试验总里程。 6.4.3 对于纯电动汽车,电量消耗量试验结果为 GB/T 18386.1 试验过程中通过功率分析仪直接从车端 测得的试验开始至电量消耗模式过度循环结束的电能消耗总量(EREESS),并记录试验总里程。
6.5 OBECM 装置精度要求 6.5.1 消耗的燃料量精度
4
对于能够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车辆,按照公式(1)计算消耗的燃料量精度 OBECM,FC,结果圆整
(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三位,且其绝对值不应超过 0.05。
TFCOBECM,A−TFCOBECM,B
式中:
OBECM,FC = 1 −
FCtest×( /100)
·····································(1)
OBECM,FC ——消耗的燃料量精度;
TFCOBECM,A ——试验后OBECM装置提供的参数“总耗油量”,单位为升(L);
TFCOBECM,B ——试验前OBECM装置提供的参数“总耗油量”,单位为升(L);
FCtest ——按照6.4.1和6.4.2确定的燃料消耗量试验结果,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 km);
d ——试验总里程,圆整(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单位为千米(km)。
6.5.2 消耗的电量精度
对于纯电动汽车和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按照公式(2)计算消耗的电量精度 OBECM,EC,结 果圆整(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三位,其中,对于纯电动汽车和满足GB/T 32694中要求的可外接充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其计算结果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03;对于不满足GB/T 32694中要求的可外接充电式混合 动力汽车,其计算结果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05。
式中:
OBECM,EC = 1 −
TECOBECM,A−TECOBECM,B
REESS
·····································(2)
OBECM,EC ——消耗的电量精度;
TECOBECM,A ——试验后OBECM装置提供的参数“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和参数“驱 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的差值,单位为千瓦时(kWh);
TECOBECM,B ——试验前OBECM装置提供的参数“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和参数“驱 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的差值,单位为千瓦时(kWh);
REESS ——根据6.4.2和6.4.3确定的电量消耗量试验结果,单位为千瓦时(kWh)。
6.5.3 精度判定方法
6.5.3.1 如果未满足 6.5.1 和/或 6.5.2 规定的精度要求,则应增加试验次数,并应使用 6.5.1 和/或
6.5.2 的公式,基于多次试验的累计结果(不包括预处理)重新计算精度,若满足 6.5.1 和/或 6.5.2 规定的精度要求,则视为满足精度要求。
6.5.3.2 对于未使用插值法的车辆,试验总数不得超过三次;对于使用插值法的车辆,试验总数不得 超过六次(车辆 H 三次和车辆 L 三次)。
6.5.3.3 如果仅为确定 OBECM 装置精度而进行的试验,则不得将试验结果用于任何其他目的。
7 生产一致性
7.1 总则
7.1.1 应根据 7.2 判定生产一致性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某一车型不能满足生产一致性检查的任意一项 要求,则判定该车型不满足本文件规定的生产一致性要求。
7.1.2 进行生产一致性检验的车辆,试验设置应与第 6 章规定的数据验证试验一致,试验前的车辆准 备应按照汽车生产企业的建议进行。
5
7.1.3 如果某一车型有若干个拓展车型或插值系族车型,生产一致性试验应在首次型式试验的申报材 料中所述的基础车型上进行。如果首次型式试验的基础车型已经停产,生产一致性试验应在拓展车型或 插值系族车型上进行。
7.2 生产一致性要求
7.2.1 从一批产品中任意选取三辆车,按照 7.2.2~7.2.5 检查 OBECM 装置的生产一致性。
7.2.2 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按照 6.1~6.3 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根据 6.5.1 规定的计算 方法确定每辆车的 OBECM,FC。
7.2.3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按照 6.1~6.3 的要求进行试验,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根据 6.5.1 和
6.5.2 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每辆车的 OBECM,FC和 OBECM,EC;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根据 6.5.1 规 定的计算方法确定每辆车的 OBECM,FC。
7.2.4 纯电动汽车按照 6.1~6.3 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根据 6.5.2 确定每辆车的 OBECM,EC。
7.2.5 以三辆样车的试验为基础,根据 7.2.2~7.2.4 确定的 OBECM,FC、 OBECM,EC,按 7.3 的要求对测 试车辆的 OBECM 装置进行生产一致性判定。
7.3 统计程序和合格判定
7.3.1 按照式(3)计算出每一辆样车测试的归一化结果值:
式中:
xi ——第i辆样车测试的归一化结果值;
= 1 ······················································(3)
1−
——消耗的燃料量精度 OBECM,FC或消耗的电量精度 OBECM,EC。
7.3.2 根据测试车辆的总体数量和相应的归一化结果值 xi,按照式(4)计算平均值、式(5)计算标 准差:
式中:
Xtests ——归一化结果值平均值;
n ——测试车辆总体数量。
}:
tests = =1 ·················································· (4)
= ··············································· (5)
式中:
S ——归一化结果的标准差。
7.3.3 应用下列方法判定这批产品是否合格。其中,对于 OBECM 装置消耗的燃料量精度 OBECM,FC,生 产一致性系数 A为 1.0526;对于 OBECM 装置消耗的电量精度 OBECM,EC,生产一致性系数 A为 1.0310; tP1,i、tP2,i、tF1,i、tF2,i的取值见表 2。
——如 Xtests≤A−(tP1,i+tP2,i)×S,这批产品合格。
——如 Xtests>A+(tF1,i−tF2,i)×S,这批产品不合格。
——如 A−(tP1,i+tP2,i)×S<Xtests≤A+(tF1,i−tF2,i)×S,加抽一辆车进行第6章规定的试验,并按 多一辆样车数重新进行计算。
6
表 2 OBECM 装置精度生产一致性判定统计学数值
样车数
(试验车辆累计数) 合格 不合格
tP1,itP2,itF1,itF2,i
3 1.686 0.438 1.686 0.438
4 1.125 0.425 1.177 0.438
5 0.850 0.401 0.953 0.438
6 0.673 0.370 0.823 0.438
7 0.544 0.335 0.734 0.438
8 0.443 0.299 0.670 0.438
9 0.361 0.263 0.620 0.438
10 0.292 0.226 0.580 0.438
11 0.232 0.190 0.546 0.438
12 0.178 0.153 0.518 0.438
13 0.129 0.116 0.494 0.438
14 0.083 0.078 0.473 0.438
15 0.040 0.038 0.455 0.438
16 0.000 0.000 0.438 0.438
附 录 A
(规范性) 监测和存储的参数清单
A.1 本附录规定的监测和储存的参数清单参照了 SAE J1979-DA 的相关内容,企业应确保参数符合 SAE J1979-DA 中对应的 PID 和 ITID 的相关定义。
A.2 清单中的所有参数为不同车辆需要监测的参数,其中要求生命周期记录存储和特殊场景记录存储 的参数均为生命周期累计值。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和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 参数见表 A.1;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见表 A.2;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监测参数见 表 A.3。
表 A.1 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和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1 VIN —— ITID 0x02 √
2发动机燃油消耗率g/sPID 0x9D
3车辆燃油消耗率g/sPID 0x9D
4车速km/hPID 0x0D
5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 s ITID 0x16 √
6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高温) s ITID 0xB5 √
7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低温) s ITID 0xB5 √
8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低速) s ITID 0xB5 √
9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高速) s ITID 0xB5 √
10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高海拔) s ITID 0xB5 √
11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 s ITID 0x16 √
12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高温) s ITID 0xB5 √
13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低温) s ITID 0xB5 √
14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高海拔) s ITID 0xB5 √
15 总行驶里程 km ITID 0x17 √
16 总行驶里程(高温) km ITID 0xB6 √
17 总行驶里程(低温) km ITID 0xB6 √
18 总行驶里程(低速) km ITID 0xB6 √
19 总行驶里程(高速) km ITID 0xB6 √
20 总行驶里程(高海拔) km ITID 0xB6 √
21 总耗油量 L ITID 0x17 √
8
表A.1 汽油、柴油、两用燃料及双燃料汽车和不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续)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22 总耗油量(高温) L ITID 0xB7 √
23 总耗油量(低温) L ITID 0xB7 √
24 总耗油量(低速) L ITID 0xB7 √
25 总耗油量(高速) L ITID 0xB7 √
26 总耗油量(高海拔) L ITID 0xB7 √
27 总正动能 km/hr2 ITID 0x18 √
28 发动机总输出能量 km/hr2 ITID 0x18 √
29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 s ITID 0x19 √
30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温) s ITID 0xB9 √
31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低温) s ITID 0xB9 √
32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低速) s ITID 0xB9 √
33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速) s ITID 0xB9 √
34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海拔) s ITID 0xB9 √
35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 s ITID 0x19 √
36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
(高温) s ITID 0xB9 √
37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
(低温) s ITID 0xB9 √
38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
(高海拔) s ITID 0xB9 √
39 OCT激活时间a s ITID 0x1D-2A √
注1:“√”表示需要进行生命周期记录。
a 可选项。
表 A.2 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1 VIN —— ITID 0x02 √
2发动机燃油消耗率g/sPID 0x9D
3车辆燃油消耗率g/sPID 0x9D
4每秒电能消耗率kWh/sPID 0xD4
5车速km/hPID 0x0D
6电池可用能量状态SOCE%PID 0xD2
9
表A.2 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第2页/共5页)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7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 s ITID 0x16 √
8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高温) s ITID 0xB5 √
9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低温) s ITID 0xB5 √
10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低速) s ITID 0xB5 √
11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高速) s ITID 0xB5 √
12 发动机总运行时间(高海拔) s ITID 0xB5 √
13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 s ITID 0x16 √
14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高温) s ITID 0xB5 √
15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低温) s ITID 0xB5 √
16 发动机总怠速运行时间(高海拔) s ITID 0xB5 √
17 总行驶里程 km ITID 0x17 √
18 总行驶里程(高温) km ITID 0xB6 √
19 总行驶里程(低温) km ITID 0xB6 √
20 总行驶里程(低速) km ITID 0xB6 √
21 总行驶里程(高速) km ITID 0xB6 √
22 总行驶里程(高海拔) km ITID 0xB6 √
23 总耗油量 L ITID 0x17 √
24 总耗油量(高温) L ITID 0xB7 √
25 总耗油量(低温) L ITID 0xB7 √
26 总耗油量(低速) L ITID 0xB7 √
27 总耗油量(高速) L ITID 0xB7 √
28 总耗油量(高海拔) L ITID 0xB7 √
29 总正动能 km/hr2 ITID 0x18 √
30 发动机总输出能量 km/hr2 ITID 0x18 √
31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 s ITID 0x19 √
32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温) s ITID 0xB9 √
33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低温) s ITID 0xB9 √
34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低速) s ITID 0xB9 √
35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速) s ITID 0xB9 √
10
表A.2 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第3页/共5页)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36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海拔) s ITID 0xB9 √
37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 s ITID 0x19 √
38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高 温)
s
ITID 0xB9
√
39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低 温)
s
ITID 0xB9
√
40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以下)(高 海拔)
s
ITID 0xB9
√
41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 km ITID 0x1A √
42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高温) km ITID 0xBA √
43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低温) km ITID 0xBA √
44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低速) km ITID 0xBA √
45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高速) km ITID 0xBA √
46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高海拔) km ITID 0xBA √
47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 km ITID 0x1A √
48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高温) km ITID 0xBA √
49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低温) km ITID 0xBA √
50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低速) km ITID 0xBA √
51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高速) km ITID 0xBA √
52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行驶里程(高海拔) km ITID 0xBA √
53 驾驶员主动激活充电模式行驶的总里程 km ITID 0x1A √
54 CD模式消耗的总油耗量 L ITID 0x1B √
55 CD模式消耗的总油耗量(高温) L ITID 0xB8 √
56 CD模式消耗的总油耗量(低温) L ITID 0xB8 √
57 CD模式消耗的总油耗量(低速) L ITID 0xB8 √
58 CD模式消耗的总油耗量(高速) L ITID 0xB8 √
59 CD模式消耗的总油耗量(高海拔) L ITID 0xB8 √
60 驾驶员主动激活充电模式行驶的总油耗量 L ITID 0x1B √
61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 kWh ITID 0x1C √
62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高温) kWh ITID 0xBB √
11
表A.2 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第4页/共5页)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63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低温) kWh ITID 0xBB √
64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低速) kWh ITID 0xBB √
65 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高速) kWh ITID 0xBB √
66发动机停机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高海 拔)
kWh
ITID 0xBB
√
67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 kWh ITID 0x1C √
68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高温) kWh ITID 0xBB √
69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低温) kWh ITID 0xBB √
70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低速) kWh ITID 0xBB √
71 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高速) kWh ITID 0xBB √
72发动机启动状态下CD模式消耗的总电能(高海 拔)
kWh
ITID 0xBB
√
73 电网向动力电池的总充电量 kWh ITID 0x1C √
74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 kWh ITID 0x86 √
75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高温) kWh ITID 0xBC √
76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低温) kWh ITID 0xBC √
77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低速) kWh ITID 0xBC √
78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高速) kWh ITID 0xBC √
79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高海拔) kWh ITID 0xBC √
80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 kWh ITID 0x87 √
81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高温) kWh ITID 0xBC √
82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低温) kWh ITID 0xBC √
83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低速) kWh ITID 0xBC √
84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高速) kWh ITID 0xBC √
85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高海 拔)
kWh
ITID 0xBC
√
86驱动系统激活总次数(当驱动系统激活状态至 少达到1-3s时)
——
ITID 0x96
√
87 驱动系统非激活状态下外放电量 kWh ITID 0x8B √
88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外放电量 kWh ITID 0x97 √
12
表A.2 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监测参数(第5页/共5页)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89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放电 量
kWh
ITID 0xA4
√
90 V2X比率 —— ITID 0xA5 √
91 OCT激活时间a s ITID 0x1D-2A √
注1:“√”表示需要进行生命周期记录。
a 可选项。
表 A.3 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监测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纯电动燃料电池
1 VIN —— ITID 0x02 √
2车速km/hPID 0x0D
3每秒电能消耗率kWh/sPID 0xD4
4电池可用能量状态 SOCEa%PID 0xD2
5 总行驶里程 km ITID 0x8D √
6 总行驶里程(高温) km ITID 0xB6 √
7 总行驶里程(低温) km ITID 0xB6 √
8 总行驶里程(低速) km ITID 0xB6 √
9 总行驶里程(高速) km ITID 0xB6 √
10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 s ITID 0x19 √
11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温) s ITID 0xB9 √
12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低温) s ITID 0xB9 √
13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低速) s ITID 0xB9 √
14 总驱动系统激活时间(高速) s ITID 0xB9 √
15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 以下) s ITID 0x19 √
16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 以下)(高温) s ITID 0xB9 √
17 总驱动系统怠速激活时间(1.6km/h 以下)(低温) s ITID 0xB9 √
13
表A.3 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监测参数(第2页/共3页)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纯电动燃料电池
18 总正动能(ZEV only) km/hr2 ITID 0x8C √
19 电机总输出能量 A-E(如有) kWh ITID 0x9C-A1 √
20燃料电池系统总激活时间(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定义为燃料电池组在任何操作模式下消耗氢 气和发电的总时间
s
ITID 0x9B
√
21燃料电池系统总激活时间(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定义为燃料电池组在任何操作模式下消耗氢 气和发电的总时间(高温)
s
ITID 0xBD
√
22燃料电池系统总激活时间(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定义为燃料电池组在任何操作模式下消耗氢 气和发电的总时间(低温)
s
ITID 0xBD
√
23燃料电池系统总激活时间(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定义为燃料电池组在任何操作模式下消耗氢 气和发电的总时间(低速)
s
ITID 0xBD
√
24燃料电池系统总激活时间(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定义为燃料电池组在任何操作模式下消耗氢 气和发电的总时间(高速)
s
ITID 0xBD
√
25产生的燃料电池系统总能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
kWh
ITID 0x9B
√
26产生的燃料电池系统总能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高温)
kWh
ITID 0xBD
√
27产生的燃料电池系统总能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低温)
kWh
ITID 0xBD
√
28产生的燃料电池系统总能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低速)
kWh
ITID 0xBD
√
29产生的燃料电池系统总能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 统)(高速)
kWh
ITID 0xBD
√
30 消耗的氢燃料总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统) kg ITID 0x9B √
31消耗的氢燃料总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统)(高 温)
kg
ITID 0xBD
√
32消耗的氢燃料总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统)(低 温)
kg
ITID 0xBD
√
33消耗的氢燃料总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统)(低 速)
kg
ITID 0xBD
√
34消耗的氢燃料总量(如果配备燃料电池系统)(高 速)
kg
ITID 0xBD
√
表A.3 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监测参数(第3页/共3页)
序号
参数名称
单位 SAE J1979 data identifier 生命周期记录
纯电动燃料电池
35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 kWh ITID 0x86 √
36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高温) kWh ITID 0xBC √
37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低温) kWh ITID 0xBC √
38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低速) kWh ITID 0xBC √
39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消耗的总净能量(高速) kWh ITID 0xBC √
40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 kWh ITID 0x87 √
41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高温) kWh ITID 0xBC √
42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低温) kWh ITID 0xBC √
43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低速) kWh ITID 0xBC √
44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进入电池的总能量(高速) kWh ITID 0xBC √
45驱动系统激活总次数(当驱动系统激活状态至少达 到 1-3s 时)
——
ITID 0x96
√
46 电网向动力电池的总充电量 kWh ITID 0x88 √
47 驱动系统非激活状态下外放电量 kWh ITID 0x8B √
48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外放电量 kWh ITID 0x97 √
49 驱动系统激活状态下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放电量 kWh ITID 0xA4 √
50 V2X比率 —— ITID 0xA5 √
51 OCT激活时间b s ITID 0x1D-2A √
注1:“√”表示需要进行生命周期记录。
a 不可外接充电式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无需监测。
b 可选项。
下单前可任取样页验证译文质量。
免费提供正规普通增值税数电发票。
请联系手机/微信: 13306496964/Email: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获取完整译文。
本英文译本为纯人工专业精翻版本,保证语法术语准确率和专业度!
专业源于专注|ChinaAutoRegs 始终专注于汽车标准翻译领域!
「中国汽车标准译文库」已收录上千个现行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英文版译本,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和摩托车标准化体系!独家打造千万级汽车专业术语库和记忆库。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document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delivered immediately upon payment.
Sample pages may be requested to your preference before placing order.
Please contact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for the complete PDF version in English.
Our well-established database has included almost all Chinese automotive standards in effect, providing one-stop, up-to-date, efficient and professional solution.
免费提供正规普通增值税数电发票。
请联系手机/微信: 13306496964/Email: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获取完整译文。
本英文译本为纯人工专业精翻版本,保证语法术语准确率和专业度!
专业源于专注|ChinaAutoRegs 始终专注于汽车标准翻译领域!
「中国汽车标准译文库」已收录上千个现行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英文版译本,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和摩托车标准化体系!独家打造千万级汽车专业术语库和记忆库。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document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delivered immediately upon payment.
Sample pages may be requested to your preference before placing order.
Please contact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for the complete PDF version in English.
Our well-established database has included almost all Chinese automotive standards in effect, providing one-stop, up-to-date, efficient and professional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