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6011.1-2025英文版翻译 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ChinaAutoRegs|GB/T 46011.1-2025英文版翻译 道路车辆 温室气体管理通用要求 第1部分:术语和定义
Road vehicle—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greenhouse gas management—Part 1:Terms and definitions

1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道路车辆温室气体管理的基础通用层面、组织层面、产品层面的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适用于道路车辆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关企业及其项目、产品,包括原材料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整车生产企业、车用能源企业、服务企业、回收拆解企业、再制造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再生利用企业、废弃物处置企业及其项目、产品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基础通用层面
4 .1与温室气体有关的术语
5 .1.1
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 (GHG)
大气层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能够吸收和散发由地球表面、大气层和云层所产生的、波长在红外光谱内的辐射的气态成分。
注:本文件涉及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来源:GB/T 24067-2024,3.2.1]
6 .1.2
辐射强迫radiative forcing
由于气候系统内部变化,如二氧化碳浓度或太阳辐射的变化等外部强迫引起的对流层顶垂直方向上的净辐射变化。
7 .1.3
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3.1.2)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影响相关联的系数。
[来源:GB/T 24067-2024,3.2.4]
8 .1.4
二氧化碳当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CO2e)
比较某种温室气体与二氧化碳的辐射强迫(3.1.2)的单位。
注:给定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等于该温室气体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变暖潜势值。
[来源:GB/T 24067-2024,3.2.2]
3.1.5
温室气体排放量greenhouse gas emission (GHG 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注:本文件中,温室气体排放等同于碳排放。
[来源:GB/T 24067-2024,3.2.5,有修改]
3.1.6
温室气体清除量greenhouse gas removal (GHG removal)
在特定时段内从大气中清除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来源:GB/T 24067-2024,3.2.6]
3.1.7
剩余温室气体排放量residu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在采取了所有可能减排措施之后仍然存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1.8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actor (GHG emission factor)
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系数。
[来源:GB/T 24067-2024,3.2.7]
3.1.9
温室气体源greenhouse gas source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单元或过程。
[来源:GB/T 33760-2017,3.2]
3.1.10
温室气体汇greenhouse gas sink
将温室气体从大气中清除的过程。
[来源:ISO 14064-1:2018,3.1.3]
3.1.11
温室气体清单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工业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量组成的清单。
[来源:GB/T 32150-2015,3.11]
3.2与生命周期评价有关的术语
3.2.1
生命周期 life cycle
产品相关的连续且相互连接的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或从自然资源中生成原材料至生命末期处理。
注1:“原材料”的定义见GB/T 24040-2008中的3.15。
注2:与产品相关的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生产、销售、使用和生命末期处理。
[来源:GB/T 24067-2024,3.4.2]
3.2.2
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一个产品系统在其整个生命周期(3.2.1)内的输入、输出和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与评估。
注:“环境影响”的定义见GB/T 24001-2016中的3.2.4。
[来源:GB/T 24067-2024,3.4.3]
3.2.3
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life cycle inventory analysis (LCI)
生命周期评价(3.2.2)阶段,对涉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输入和输出的汇编和量化。
[来源:GB/T 24044-2008,3.3,有修改]
3.2.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life cycle impact assessment (LCIA)
生命周期评价(3.2.2)阶段,旨在了解和评估产品系统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潜在环境影响的大小和重要性。
[来源:GB/T 24044-2008,3.4,有修改]
3.2.5
生命周期解释 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生命周期评价(3.2.2)中根据规定的目标和范围对清单分析或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评估以形成结论和建议的阶段。
[来源:GB/T 24067-2024,3.4.6]
3.2.6
生命周期结束end-of-life
产品或资源生命末期报废的时间点。
3.2.7
生命周期分配end-of-life allocation
在生命周期评价中,针对多产品系统或共生产品流程,将资源消耗、能源使用、环境影响及环境效益按既定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或子系统的方法。
3.3与核算核查有关的术语
3.3.1
道路车辆产品road vehicle products
在道路上使用的汽车、挂车、摩托车等整车产品、车辆零部件产品(包括新零部件、再制造零部件、报废机动车回用件等)以及材料产品(包括车用原生材料及再生材料等)。
3.3.2
审定validation
评估支持对未来活动结果的假设、限制和方法的合理性的流程。
[来源:ISO 14064-3:2019,3.6.3]
3.3.3
碳盘查carbon inventory
以组织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直接或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的过程。
3.3.4
温室气体核查greenhouse gas verification
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的碳盘查报告进行审核,并出具核查报告或声明的过程。
注:又称碳核查。
3.3.5
委托方client
要求进行审定或核查的组织或个人。
注:委托方包括责任方、温室气体方案管理员或其他相关方。
[来源:ISO 14064-3:2019,3.2.5]
3.3.6
核查员verifier
负责进行核查并报告其过程的具备相关能力的公正人员。
[来源:ISO 14064-3:2019,3.2.6]
3.3.7
审定员validator
负责进行审定并报告其结果的具备相关能力的公正人员。
[来源:ISO 14064-3:2019,3.2.7]
3.3.8
基准年base year
为了比较一段时间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或温室气体清除或其他温室气体相关信息而确定的具体的历史时期。
注:根据具体时期(比如一年)量化基准年排放、清除或封存量,或根据若干个时期(比如若干年)取其平均值。
[来源:ISO 14064-3:2019,3.4.5]
3.3.9
温室气体基准线greenhouse gas baseline
在没有温室气体项目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5)或温室气体清除量(3.1.6)的定量参考,并提供基准线情景,以便与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温室气体清除量进行比较。
[来源:ISO 14064-3:2019,3.4.6]
3.3.10
基准线情景baseline scenario
用来提供参照的,在不实施项目的情景下可能发生的假定情景。
[来源:GB/T 33760-2017,3.4]
3.3.11
温室气体减排量greenhouse gas emission reduction
经计算得到的一定时期内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5)与基准线情景(3.3.10)的排放量相比较的减少量。
[来源:GB/T 33760-2017,3.5]
3.3.12
报告主体reporting entity
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
[来源:GB/T 32150-2015,3.2]
3.3.13
核算边界accounting boundary
与报告主体(3.3.12)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
[来源:GB/T 32150-2015,3.4]
3.3.14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1:包括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和过程排放。
注2:又称范围1排放。
[来源:ISO 14064-1:2018,3.1.9,有修改]
3.3.15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fossil fuel combustion emission
化石燃料在氧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GB/T 32151.27-2024,3.14]
3.3.16
过程排放process emission
在生产、废弃物处理处置等过程中除化石燃料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来源:GB/T 32150-2015,3.8]
3.3.17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in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因组织的经营和活动引起的,由不是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3.1.9)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包括能源间接排放和其他间接排放。
[来源:ISO 14064-1:2018,3.1.11,有修改]
3.3.18
能源间接排放indirect energy emission
组织因消耗外部电力、热力等能源,在生产环节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1:热力包括蒸汽、热水等。
注2:又称范围2排放。
3.3.19
其他间接排放other indirect emission
因组织的活动引起的,而被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3.1.9)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1:又称范围3排放。
注2:不包括能源间接排放。
3.3.20
活动数据activity data
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量的表征值。
注:如各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原材料的使用量、购入的电量、购入的热量等。
[来源:GB/T 32150-2015,3.12]
3.3.21
初级数据primary data
通过直接测量或基于直接测量的计算得到的过程或活动的量化值。
注1:初级数据并非都来自所研究的产品系统,因为初级数据可能涉及其他与所研究的产品系统具有可比性的产品系统。
注2:初级数据包括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或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来源:GB/T 24067-2024,3.6.1,有修改]
3.3.22
现场数据site-specific data
从产品系统内部获得的初级数据(3.3.21)。
注1:所有现场数据均为初级数据,但并不是所有初级数据都是现场数据,因为数据可能是从不同产品系统内部获得的。
注2:现场数据包括场地内一个特定单元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清除量。
[来源:GB/T 24067-2024,3.6.2]
3.3.23
次级数据secondary data
不符合初级数据(3.3.21)要求的数据。
注1:次级数据是经权威机构验证且具有可信度的数据,可能来源于数据库、公开文献、国家排放因子、计算估算数据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注2:次级数据包括从代替过程或估计获得的数据。
[来源:GB/T 24067-2024,3.6.3,有修改]
3.3.24
不确定性uncertainty
与量化结果相关的参数,可用来合理反映量化结果的数值离散程度。
注1:不确定性包括:
—参数不确定性,例如温气体排放因子、活动数据;
—场景不确定性,例如使用阶段场景、生命末期阶段场景;
—模型不确定性。
注2:不确定性信息通常规定了对可能数值离散的定量估计和对可能离散原因的定性描述。
[来源:GB/T 24067-2024,3.6.4,有修改]
3.3.25
碳氧化率carbon oxidation rate
化石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中被完全氧化的百分比。
[来源:GB/T 32150-2015,3.14]
3.3.26
二氧化碳回收利用carbon dioxide recycle
由报告主体产生的,但又被回收作为生产原料自用或作为产品外供给其他单位,从而免于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来源:GB/T 32151.10-2023,3.11]
3.3.27
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
产品系统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5)和温室气体清除量(3.1.6)之和,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并基于气候变化这一单一环境影响类型进行生命周期评价。
[来源:GB/T 24067-2024,3.1.1,有修改]
3.3.28
产品部分碳足迹partial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partial CFP)
在产品系统生命周期内的一个或多个选定阶段或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5)和温室气体清除量(3.1.6)之和,并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注1:产品部分碳足迹是基于或由与特定过程或足迹信息模型有关的数据汇集而成,这些数据是产品系统的一部分,作为产品碳足迹量化的基础。
注2:“足迹信息模型”的定义见ISO 14026:2017中的3.1.4。
注3: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中记录了产品部分碳足迹的量化结果,以每个声明单位的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来源:GB/T 24067-2024,3.1.2,有修改]
3.3.29
产品碳足迹系统方法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systematic approach (CFP systematic approach)
便于对同一组织的两个或多个产品碳足迹(3.3.27)进行量化的程序。
[来源:GB/T 24067-2024,3.1.3]
3.3.30
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study report (CFP study report)
用于记录产品碳足迹(3.3.27)或产品部分碳足迹(3.3.28)研究的报告,且说明研究中做出的决策。
[来源:GB/T 24067-2024,3.1.5,有修改]
3.3.31
产品碳足迹量化quantification of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quantification of the CFP)
确定产品碳足迹(3.3.27)或产品部分碳足迹(3.3.28)的活动。
注:产品碳足迹或产品部分碳足迹的量化属于产品碳足迹研究的一部分。
[来源:GB/T 24067-2024,3.1.6]
3.3.32
碳抵消carbon offsetting
用所研究产品系统边界以外的,通过避免排放、减少或清除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5)来全部或部分补偿产品碳足迹(3.3.27)或产品部分碳足迹(3.3.28)的机制。
示例:在相关产品系统之外的投入,例如对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效率措施、造林或再造林的投入。
注1:在产品碳足迹或产品部分碳足迹的量化中不进行碳抵消,碳抵消的信息交流不属于本文件的范围。
注2:ISO 14021:2016/Amd1:2021和ISO 14026:2017中涵盖了与碳抵消和碳中和相关的足迹信息交流以及声明。
[来源:GB/T 24067-2024,3.1.7,有修改]
3.3.33
产品种类product category
具有同等功能的产品组群。
[来源:GB/T 24025-2009,3.12]
3.3.34
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product category rules (CFP-PCR)
为一个或多个产品种类的产品碳足迹(3.3.27)或产品部分碳足迹(3.3.28)的量化和信息交流制定的一套具体规则、要求和指南。
注1: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包含的量化规则与GB/T 24044一致。
注2:ISO /TS14027:2017介绍了适用于本文件产品种类规则的制定。
[来源:GB/T 24067-2024,3.1.10]
3.3.35
产品碳足迹绩效追踪 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performance tracking (CFP performance tracking)
比较同一组织的一个特定产品在一段时间内的产品碳足迹(3.3.27)或产品部分碳足迹(3.3.28)。
注:包括计算一个特定产品碳足迹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或具有相同功能单位或声明单位的替代产品之间产品碳足迹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
[来源:GB/T 24067-2024,3.1.11]
3.3.36
系统边界system boundary
通过一组准则确定哪些单元过程属于产品系统的一部分。
[来源:GB/T 24067-2024,3.3.4]
3.3.37
比较边界benchmarking boundary
用于保证不同个体道路车辆产品之间碳足迹结果可比性而设定的一个固定核算边界。
3.3.38
循环足迹公式法circular footprint formula method (CFF)
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时,综合考虑新产品再生材料使用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报废和再生利用过程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效益,并在多个生命周期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
3.3.39
再生成分法recycled content method (RCM)
对产品进行生命周期评价时,只考虑新产品再生材料使用带来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效益,不考虑生命周期各阶段报废和再生利用过程的环境影响和环境效益在不同生命周期之间分配的方法。
3.3.40
单元过程unit process
进行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时为量化输入和输出数据而确定的最基本部分。
[来源:GB/T 24044-2008,3.34]
3.3.41
功能单位functional unit
用来量化产品系统功能的基准单位。
[来源:GB/T 24040-2008,3.20]
3.3.42
声明单位declared unit
用来量化产品部分碳足迹(3.3.28)的基准单位。
示例:质量(1kg粗钢)、体积(1L原油)。
[来源:GB/T 24067-2024,3.3.8]
3.3.43
使用寿命service life
使用中的产品达到或超出设计寿命(3.3.44)的时间段。
[来源:GB/T 24067-2024,3.3.11]
3.3.44
设计寿命design life
产品在研发阶段根据理论模型、材料特性和使用场景等设定的预期使用期限。
3.3.45
鉴定性评审critical review
确保产品碳足迹研究与本文件原则和要求之间一致性的活动。
注:ISO /TS14071规定了鉴定性评审相关要求。
[来源:GB/T 24067-2024,3.4.10]
3.3.46
供应链supply chain
通过上游和下游的连接向用户提供产品的有关过程和活动的实体。
注:实际应用中,用“连结链”表述产品从供应端到生命终止的所有过程,其中可能包括供应商、制造设施、物流提供商、内部配送中心、分销商、批发商和其他通往最终用户的实体。
[来源:GB/T 24067-2024,3.5.2]
3.3.47
价值链value chain
所有与产品系统相关的上下游活动。
3.3.48
化石碳fossil carbon
化石物质中包含的碳。
示例: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泥炭。
[来源:GB/T 24067-2024,3.7.3]
3.3.49
缺省值default value
反映行业主流水平的平均值。
示例:道路车辆材料组成比例、材料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整车生产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等。
3.3.50
数据质量data quality
数据在满足所声明的要求方面的能力特性。
3.3.51
数据质量等级data quality rating (DQR)
基于时间代表性、技术代表性、地理代表性、数据来源代表性对数据质量进行的半定量评估的结果。
3.3.52
开环回收open-loop recycling
将固有属性发生改变的材料投入到其他产品系统中重复使用的过程。
示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后的塑料由于其材料属性发生变化,无法完全替代初级材料,不能重新回到车辆的生产系统,而是进入塑料瓶的生产系统。
3.3.53
闭环回收closed-loop recycling
将固有属性未发生变化的材料投入原产品系统中重复使用或在另一个产品系统中使用的过程。
示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后的塑料,再用于车辆零部件的生产系统,其材料的形式和属性没有发生变化。
3.3.54
碳足迹年度系数annual coefficient of carbon footprint
基于特定基准年或基准情景,综合考虑能源结构转型、生产技术升级、政策法规调整、减排技术应用等因素,对实体碳排放核算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年度动态修正的权重值。
3.3.55
产品碳足迹标识carbon footprint labels of a product
通过碳足迹标志、文字、数字和符号等组合,表示产品碳足迹量化值、等级、碳中和等相关信息的标识。
3.4与减排及应对策略有关的术语
3.4.1
净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
在规定期限和边界内,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3.1.5)与人为温室气体清除量(3.1.6)平衡的状态。
注1:人为清除包括生态系统恢复、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储存、再造林和植树造林、强化风化、生物碳和其他有效方法。
注2: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定义中,“人类造成的”和“人类主导的”两个词被理解为“人为的”的同义词。
3.4.2
净负排放net negative emission
在规定期限和边界内,人为温室气体清除量(3.1.6)超过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3.1.5)的状态。
3.4.3
碳中和的carbon neutral
在特定时间段内,碳足迹因为温室气体减排或温室气体清除加强而减少,如果还大于零,则通过抵消来达成中和。
[来源:ISO 14068-1:2023,3.1.1,有修改]
3.4.4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达到碳中和的(3.4.3)状态。
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区分了碳中和和温室气体中和,其中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二氧化碳的清除来平衡,而温室气体中和是指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温室气体的清除来平衡。本文件对碳中和的定义等同于IPCC对温室气体中和的定义。
[来源:ISO 14068-1:2023,3.1.2]
3.4.5
减缓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人为干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或增加温室气体清除。
[来源:ISO 14068-1:2023,3.2.15]
3.4.6
碳排放配额carbon emission allowance
政府主管部门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依法向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的温室气体排放许可量,1个单位碳排放配额代表1t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权利,用于履行清缴义务或市场交易。
3.4.7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 (CCER)
由政府主管部门对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等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登记的减排指标,1个单位CCER代表1t二氧化碳当量的减排量,用于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或实现碳中和目标。
3.4.8
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通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增加项目,并将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用于发达国家履行量化减排承诺。
3.4.9
核证碳标准verified carbon standard (VCS)
由国际非营利组织管理的自愿性碳信用(3.4.10)机制,通过制定项目开发、量化、监测、核证及碳信用签发规则,支持实施温室气体减排或碳汇项目,并产生可交易的核证碳单位,用于企业、组织或个人自愿抵消碳排放。
3.4.10
碳信用carbon credit
代表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产生的1t二氧化碳当量的可交易的证书。
注1:实体选择撤销或注销某一碳信用,且不将其用作碳抵消。
注2:碳信用包含避免碳信用、减排碳信用和清除碳信用。
注3:用于碳中和声明的碳信用是在主体的边界之外产生的。
[来源:ISO 14068-1:2023,3.3.2]
3.4.11
碳普惠carbon inclusive
通过量化个人、社区或小微企业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并给予碳积分奖励的政策机制。
注:碳积分通过兑换商品、服务或参与碳市场交易实现价值转化。
3.4.12
碳中和工厂carbon neutral factory
在一定核算周期内,通过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效提升、工艺优化及抵消等措施,使得工厂运营边界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零的工厂。
3.4.13
碳中和产品carbon neutral product
在全生命周期(3.2.1)或选定阶段内,通过自身减排与碳抵消(3.3.32)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等于零的产品。
3.4.14
低碳产品low-carbon product
与同类产品或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生命周期(3.2.1)内温室气体排放量(3.1.5)符合低碳评价指标要求的产品。
3.4.15
负碳产品carbon negative product
在其生命周期(3.2.1)过程中吸收或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3.1.5)的产品。
3.4.16
低碳技术low-carbon technology
以能源及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为基础,以减少或清除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技术。
注1:根据减排机理,分为零碳技术、减碳技术和储碳技术。
注2:根据技术特征,分为非化石能源类技术、燃料及原材料替代类技术、工艺过程等非二氧化碳减排类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类技术和碳汇类技术等五大类。
3.4.17
碳管理方针carbon management policy
组织为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应对气候变化风险及推动低碳转型而制定的系统性战略框架和行动纲领。
3.4.18
碳排放目标carbon emission target
组织为实现碳中和或气候承诺设定的量化减排指标。
3.4.19
碳排放绩效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衡量组织、项目或产品在特定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3.5与能源有关的术语
3.5.1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自然界中可循环再生的能源。
注: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来源:GB/Z41237-2022,3.1.8,有修改]
3.5.2
清洁能源clean energy
能源生产和利用过程中污染少、污染程度小的能源。
注:又称“绿色能源”。
[来源:GB/Z41237-2022,3.1.9,有修改]
3.5.3
绿色电力green electricity
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3.5.1)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
注:简称“绿电”。
3.5.4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green electricity certificate (GEC)
由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核发的电子凭证,代表1MWh可再生能源(3.5.1)电力的环境权益,用于记录、交易和声明绿色电力(3.5.3)的生产、消费及碳中和抵消行为。
注:简称“绿证”。
3.6与运输有关的术语
3.6.1
运输距离transport distance
运输工具沿指定路线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来源:ISO 14083:2023,3.1.4.1,有修改]
3.6.2
实际距离actual distance
遵循运输工具实际行驶路线的运输距离。
[来源:ISO 14083:2023,3.1.4.2]
3.7与包装有关的术语
3.7.1
包装packaging
用于容纳、保护、搬运、交付和展示货物的材料。
[来源:ISO 14083:2023,3.4.2]
3.7.2
运输包装transport packaging
为运输、搬运或分销目的而设计的用于容纳一件或多件物品或包裹散装材料的包装。
[来源:ISO 14083:2023,3.4.3]
4组织层面
4.1与生产制造阶段有关的术语
4.1.1
整车制造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vehicle enterprise
以整车(汽车、挂车、摩托车等产品)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
气体排放。
4.1.2
车辆零部件制造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automotive parts product enterprise
以零部件(新零部件产品、再制造产品、报废车辆回用件产品以及车辆再生利用产品等)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3
车辆原材料制造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raw materi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直接对采掘工业产品进行加工、生产各种原料的工业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4
动力蓄电池制造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traction battery production enterprise
以动力蓄电池(锂离子、钠离子、金属氢化物镍等动力蓄电池)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5
发动机制造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engin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以发动机(内燃机、外燃机、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生产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6
单位汽车零部件产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automotive parts production
统计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零部件产品总量的比值。
4.1.7
单位汽车材料产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automotive material production
统计报告期内,汽车材料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材料产品总量的比值。
4.1.8
单位整车产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vehicle production
统计报告期内,整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产品总量的比值。
4.1.9
汽车生产工序碳排放automobile production process emissions
汽车制造过程中主要生产工艺,如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10
电池生产工序碳排放battery production process emissions
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由浆料制备、极片制备、芯包制备、电芯装配、干燥注液、化成分容、电池模组组装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11
零部件生产工序碳排放parts production process emissions
汽车零部件产品或总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工艺,如注塑、铸造、机加工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1.12
主要生产系统main production system
由产品生产各工序组成的完整工艺过程和装备。
4.1.13
辅助生产系统auxiliary production system
为生产系统服务的过程、设施和设备。
注:包括供电、机修、供水、供气、供热、制冷、仪修、照明、库房和厂内原料场地以及安全、环保等装置及设施。
4.1.14
附属生产系统subsidiary production system
生产指挥系统(厂部)和厂区内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和单位。
注:包括职工食堂、车间浴室、保健站等。
4.1.15
耗能工质energy-consumed 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
注:包括压缩空气、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蒸汽、氮气等。
[来源:GB/T 2589-2020,3.1,有修改]
4.1.16
能源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采用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集中管理模式,对汽车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改进和优化能源平衡,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的管控一体化系统。
4.2与使用阶段有关的术语
4.2.1
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road freight transport enterprise
从事道路货物运输活动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2.2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enterprise
从事道路旅客运输活动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2.3
使用阶段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 at the stage of use
运输企业使用过程中单位时间或单位行驶里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2.4
客运量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 of passenger volume
营业性运输工具每运输1位旅客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2.5
周转量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 of turnover
营业性运输工具每运输1位旅客行驶1km或每运输1t货物行驶1km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2.6
单位工业生产总值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value
报告主体(3.3.12)单位工业生产总值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4.3与报废再生阶段有关的术语
4.3.1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ELV collecting and dismantling enterprise
取得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资质认定,从事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经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3.2
回用件服务性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reused parts service enterprise
从事回用件销售、售后服务并具有回用件拆卸、清洗、检测等技术服务能力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3.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automotive parts re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3.4
废弃电池处理处置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waste battery treatment and disposal enterprise
以废弃电池处理处置为主营业务的独立核算单位,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注:废弃电池处理处置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能量回收。
4.3.5
废弃电池物理处理waste battery physical treatment
采用拆卸、拆解、破碎、分选等物理方式处理废弃电池的过程。
[来源:GB/T 32151.46-2024,3.4,有修改]
4.3.6
废弃电池化学处理waste battery chemical treatment
采用浸出、除杂、提纯、修复等化学方式处理废弃电池的过程。
[来源:GB/T 32151.46-2024,3.5,有修改]
4.3.7
废弃电池能量回收waste battery energy recovery
通过焚烧、热解等方式处理废旧电池,以回收能量的过程。
4.3.8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traction battery echelon utilization enterprise
将退役的车用动力电池经过梯次利用生产,符合应用目标领域标准的电池产品的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3.9
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企业碳排放GHG emissions from traction battery recycling enterprise
将退役的车用动力电池修复、翻新、再制造为新动力电池使用的企业,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3.10
单位汽车拆解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dismantled automotive product
统计报告期内,汽车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汽车拆解总量的比值。
4.3.11
单位汽车再制造产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remanufactured product
统计报告期内,汽车再制造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再制造产品总量的比值。
4.3.12
单位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echelon utilization product
统计报告期内,车用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梯次利用产品
总量的比值。
4.3.13
单位车用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产量碳排放GHG emissions per unit of vehicle traction battery recycling product
统计报告期内,车用动力电池再生利用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同期内产出的合格再生利用产品总量的比值。
5产品层面
5.1与整车产品有关的术语
5.1.1
乘用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passenger car
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的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1.2
客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bus
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的座位数超过9个的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1.3
载货汽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goods vehicle
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货物或牵引挂车的汽车,也包括装备一定的专用设备或器具但以载运货物为主要目的,且不属于专项作业车、专门用途汽车的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1.4
商用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commercial vehicle
设计、制造和技术特性上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1.5
纯电动汽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驱动能量完全由电能提供的、由电机驱动的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1.6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能够从可消耗的燃料或可再充电能/能量储存装置获得动力的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1.7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
以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单一动力源或者是以燃料电池系统与可充电储能系统作为混合动力源的电动汽车,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与零部件产品有关的术语
5.2.1
动力蓄电池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traction battery
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2
发动机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engine
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3
驱动电机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drive motor
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为车辆行驶提供驱动力的电气装置,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4
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fuel cell system
燃料电池堆和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5
再生利用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recycled products
将废弃汽车零部件或材料通过拆解、破碎、熔炼等再生工艺处理后形成新原料或产品,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6
梯次利用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echelon used products
退役的车用产品经过梯次利用得到的、符合应用目标领域标准的产品,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7
再制造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remanufactured products
使用过的汽车零部件经过一系列再制造工艺后基本恢复到原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的产品,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2.8
车辆用能部件energy using parts
在车辆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能量(车辆的燃料或电力)的部件。
注:如空调、电池、灯具、采暖器、增程器等。
5.2.9
车辆非用能部件non-energy using parts
在车辆使用过程中不直接消耗能量(车辆的燃料或电力),但是由于自身质量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消耗能量增加的部件。
示例:车轮、轮胎、备胎、车门等部件。
5.2.10
额定能量rated energy
室温下完全充电的电池以1小时率电流放电,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放出的能量(Wh)。
[来源:GB/T 19596-2017,3.3.3.5.3]
5.2.11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
电池包或系统平均单位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
注:能量密度单位为瓦时每千克(Wh/kg)
[来源:GB/T 31467-2023,3.3]
5.2.12
能量效率energy round trip efficiency
电池包或系统在测试过程中的放电总能量与充电总能量的比值。
注:充电总能量和放电总能量单位为瓦时(Wh)。
[来源:GB/T 31467-2023,3.4]
5.2.13
剩余寿命residual cycle life
在指定的充放电终止条件下,以特定的充放电规则进行充放电,退役动力电池在其容量、能量或功率性能不能满足规定标准前所能进行的充放电循环数。
[来源:GB/T 44132-2024,3.3.6]
5.2.14
循环寿命cycle life
在指定的充放电终止条件下,以特定的充放电制度进行充放电,动力蓄电池在不能满足寿命终止标准前所能进行的循环数。
[来源:GB/T 19596-2017,3.3.3.12.1.1]
5.2.15
库伦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
放电时从蓄电池中释放的容量与同循环过程中充电容量的比值。
[来源:GB/T 19596-2017,3.3.3.11.1.1]
5.2.16
充电效率charge efficiency
库伦效率与能量效率的总称。
[来源:GB/T 19596-2017,3.3.3.11.1]
5.2.17
持续功率continuous power
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电机系统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的最大机械功率。
[来源:GB/T 18488-2024,3.8]
5.2.18
30分钟持续功率30 min continuous power
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电机系统能够30min持续工作的最大机械功率。
[来源:GB/T 18488-2024,3.10]
5.3与材料产品有关的术语
5.3.1
原材料raw material
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初级和次级材料。注:次级材料包括再生利用材料。
[来源:GB/T 24040-2008,3.15]
5.3.2
原生材料virgin material
从自然界中获取的,未经再使用过程的材料。
注:又称“初级材料”。
5.3.3
再生材料recycled material
对失去原使用价值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材料。
注:又称“次级材料”。
[来源:GB/T 26989-2011,2.4.10,有修改]
5.3.4
生物材料biomass material
生物源性材料,不包括埋在地质构造中的材料和转化为化石材料的材料。
示例:树木、作物、草、树垃圾、藻类、动物、生物肥料等。
5.3.5
生物基材料biobased material
来源于生物质的材料。
示例:聚乳酸(PLA)、生物基聚酰胺(P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木塑复合材料(WPC)等。
5.3.6
空调制冷剂air-conditioner refrigerant
在车用空调中用于传递热量的流体。
5.3.7
车用空调制冷剂年度泄漏率annual leakage rate of refrigerant f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在一年内,车用空调系统中制冷剂的泄漏量占系统总制冷剂量的百分比。
5.3.8
可再利用率recyclability rate
道路车辆产品中预期能够被再使用或再生利用的物质质量占该产品总质量的百分比。
[来源:GB/T 19515-2023,3.3,有修改]
5.3.9
可回收利用率recoverability rate
道路车辆新产品中能被再使用、再生利用以及能量回收的质量之和占该产品质量的百分比。
[来源:GB/T 19515-2023,3.4,有修改]
5.3.10
再生材料使用率use rate of recycled material
道路车辆产品某一种再生元素或再生材料的质量占该产品相应的全部元素或全部材料质量的百分比。
5.3.11
再生塑料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recycled plastic
通过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产品,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5.3.12
再生金属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recycled metal
以废旧金属制品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金属废料为原料制成的产品,在特定的生命周期范围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


下单前可任取样页验证译文质量。
免费提供正规普通增值税数电发票。
请联系手机/微信: 13306496964/Email: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获取完整译文。
本英文译本为纯人工专业精翻版本,保证语法术语准确率和专业度!
专业源于专注|ChinaAutoRegs 始终专注于汽车标准翻译领域!
「中国汽车标准译文库」已收录上千个现行汽车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英文版译本,涵盖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和摩托车标准化体系!独家打造千万级汽车专业术语库和记忆库。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document is readily available, and delivered immediately upon payment.
Sample pages may be requested to your preference before placing order.
Please contact standardtrans@foxmail.com for the complete PDF version in English.
Our well-established database has included almost all Chinese automotive standards in effect, providing one-stop, up-to-date, efficient and professional solution.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